
1925年10月27日,德语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在给冯德尔莉夫人的遗嘱中指定了身后的长眠之处,这就是距离慕佐不远的拉龙:“我希望能在拉龙古教堂旁边的那片拱起的墓园中入土。我就是在那里的栅栏边第一次领略到此地的瑟瑟风吟和灿灿天光的。”(《里尔克墓地:死于玫瑰》王寅)
苏杰浩在到达瑞士瓦莱州的第一个星期便探访了位于隆河边上拉龙教堂的里尔克墓地,这一次短途旅行以及途中所感改变了他原本想要拍摄阿尔卑斯山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计划。受到诗人的影响,他决定从个人的感受出发,以一种直觉和主观的叙事手法来探索瓦莱州的日常图景;同时借助回溯过往的若干文化和历史记忆,他试图在过去与当下之间寻找某种不可见的、连贯性的地方精神。
此次展览包含约30幅摄影照片、一段关于鸟的录像、一段封闭空间里的录音,以及若干结合图像的书信文本。这些书信文本是苏杰浩在瑞士驻地期间同 SMArt 项目总监 Sarah 女士往来的真实邮件,他从众多邮件中挑选出了由 Sarah 发送给他的其中的十来封。由于艺术家本人的挑选与重新组合,这些现成品书信文本(包括作为附件的既有网络图像,以及苏杰浩驻地期间拍摄的相关图像)脱离了其原始语境而激发出了日常语言所具有的诗意,并因其具有的线性时间特性和对话式文体特点,同展览中艺术家本人创作的图像以及里尔克的文字共同组成了新的互文性结构关联。以此,苏杰浩完成了对诗人里尔克的追思和回应。
本次展览特别感谢山地可持续发展基金会(瑞士)总监 Eric Nanchen 先生、SMArt 项目总监 Sarah Huber 女士以及负责人 Marie-Luce Duroux 女士。
上一篇: 南京大学美育之路师生展
下一篇: 无桨之舟 -- 宋戈文个展
最新展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