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唐山 -- 中国新水墨艺术邀请展

  • 展览时间:2016/05/23 — 2016/05/291968
  • 展览空间:文化艺术品展览馆
查看更多详情

小翠把刚刚编好的《水墨唐山——中国新水墨艺术邀请展作品集》给我看,我说不出的欢喜。这种欢喜一方面是觉得终于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顺利毕业,且学有所成,是一件功莫大焉的事。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解脱,虽不说是劳苦功高,也算是精尽全力办了一件体体面面的事情。最为关键的是,他们能在毕业之后的短短一个月内,操办如此大规模的展览和相配套的学术活动,学以致用,让我动容。


美术报的名家工作室已经办了好些年,国内一些顶级名家应约开门纳徒,在业内取得不俗的口碑。2014年春,我代表单位约请周韶华出任大导师,执掌新水墨高级研修班,不曾想周老异常的爽快,不仅满口答应,而且对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提供了一整套的蓝图。考虑到周老的身体状况,周韶华新水墨艺术高级研修班采取小班制教学,共计18人通过层层选拔入学。而我“迫于”种种原因,也由牵线人变成了这个班的班主任。


久别教坛的我戴上这顶不大不小的“乌纱帽”倒也合适。我从事新水墨创作多年,确有一些心得,可以与同道们分享,此外,周老赴杭支持美术报工作,我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也应该尽绵薄之力。所以,周老和我开玩笑说,你让我当帅,我请你当将,我也是痛痛快快的答应的。


要命的是后来,一开学完蛋了。所有的教席都是我一个个打电话请的,他们来杭州不陪不行,陪了张三,不陪李四不行,弄得我天天办公室、教室两头跑,直到我入住教学基地,与师生同吃同住,方才罢休。一年60个教学日,两年120天,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天天在,屈指可数的几次出差也会用其他的时间给它补回来。


时间过得很快,两年转眼即逝。两年间,同学们的进步我可以说看的清清楚楚,两年里,同学们的友谊我也是体察的真真切切。在西湖美术馆举办的毕业展上,我从来没有过的飞快地走出展厅,因为,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我了解的太多,以至于让我无法面对。


事实上,毕业展对于我们周韶华新水墨高级研修班而言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展览,只是它恰巧碰在了毕业的时间节点上。而在两年的学习过程里,这个班的很多人都做了个展、做了群展,一些同学还出版了个人画册,走上业界的领导岗位,受到了国内一线策展人、理论家的垂青,在一些重要的学术展览中笑傲江湖。


站在今天回头看,周韶华新水墨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是可敬可佩的,他们很多人来的时候,家里人不理解,朋友们不理解,甚至同行们也不理解,但是他们硬是通过自身的努力,用作品诠释了艺术的真谛。


如果说,在求学期间他们的展览是有意为之,是强大的护卫军团保驾护航的结果,那么,今天的“水墨唐山——中国新水墨艺术邀请展”则是他们脱离襁褓的处子秀,是他们作为独立艺术家的首场汇演。按理,新人理应得到祝福,所以,我谨代表导师团队为他们的展览说上几句话。


我先要说,是什么样的源动力让你们为爱痴迷,为艺术义无反顾?又是什么样的魅力所在,让你们忘记世俗沉浸在艺术创造中不能自拔?是艺术,是真正的艺术,是好的艺术。


其次,为什么你们能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快乐的创作,惬意人生?是因为你们都明确了追求,明确了前方,所以一旦了无羁绊就会自由和无碍。


最后,你们要清楚的是,不是周韶华牛,不是导师团队牛,是你们自己的坚持、自己的梦想牛,要知道情怀和担当是冲破所有不屑、冷眼、不理解的不二利器。

最后的最后,我要啰嗦的是,只要坚持理想,只要坚持思考,只要坚持学习,就一定会把那些“睡着的”、“玩着的”画家抛在身后,也会把那些假艺术家踢出局。所以,在正确道路上“画着的”朋友们,共勉吧!


祝福的话不能太多,也不能太长。我了解你们,多了、长了你们都记不住的。


是为序。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