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冯子振有诗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赞梅,亦是寓人的品质高洁淡泊,不随波逐流,盲目追名逐利。艺术家王豫明的高温色釉瓷板画作品《梅问》系列无论从作品最终带给观众的意境,还是整个创作的探索过程,都体现了这一点。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形容高温颜色釉的窑变的神奇。“天赋天成,成品率低”,又诉出创作过程中的不可控性和技术难度之大,而这恰恰对艺术家有极大的吸引力。
相较一般色彩丰富、炫丽的色釉瓷画,王豫明的《梅问》作品则给人空灵、简约、清新又古朴的感觉。在构图上采用了有故事性的手卷形式。画面上梅影花光,笔致疏落,形象的描绘了梅林千姿。书法笔力稳健,率意天真,呈现出一种特别的书卷气息。
如何呈现这意境,则是他另辟蹊径,努力探索的结果。王豫明进行了一系列窑变釉的探索,从高温窑变到亚光彩釉的配制,生成了极为独特的陶瓷语言。在特别挑选的亚光纯色釉上,施以绘画,然后烧制。游刃有余的运笔,以及对窑变后的颜色和形态的考究,最终形成内敛、素雅的作品气质,来体现他对主题和文化的思考。
《梅问》系列的每件作品,都带着艺术家特殊的认知感受和工艺支撑,且都是一次烧成,件件孤品,以高温颜色釉的独特效果完美的诠释了梅花的冰肌玉骨和素淡高洁的品格精神。
上一篇: 情绪 -- 东京咖啡女子摄影展
下一篇: 迁徙 -- 国际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