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年每日抄经,未间断。当功课做的,不贪多不贪快,更不志在书法,只管一笔一划,将一部部佛教经论从头抄到尾。每天只抄一页,大概两百字。抄前发愿,抄后回向。
裁纸时会裁出纸边儿,不舍得扔。也常用八行笺抄,纸倒不用裁了,不过有时抄到半截突然出了错,换纸重抄,错页空白处裁下,也不扔。抄完经,总会剩点墨,就在这些纸边儿上再抄些经文片段、禅宗公案、诗文之类。剩墨有时很少,照样不忍浪费,多兑几滴水,抄出来墨迹淡些而已。这就是这些纸边儿之所从来。
也就是说,这些纸边儿都借了那些经文的“余势”。这么想想,再看这些纸边儿,好像有点意思了,愿分享。
去年秋天在成都做过一次这些纸边儿的展览,反响挺好。冬去春来,经过北方漫长的冬季,又积攒了些,在北京再做个展。
通常的展览,作品角边附有卡片,标注作品名称、尺寸等信息,我舍弃这些不必要的内容,转而配些片言只语。体裁上可以高攀世说体,说成微博体也不错。是日常一些随想,或者读来的好意思,又或者佳句摘抄,有的和这些纸边儿息息相关,也有漫延说开去的,涉及艺术,涉及用心。都是蜻蜓点水、未及细述,只当助兴吧,将来有机会,是想逐条展开说说的。
回过头来再说志不在书法,是谦虚,又不尽然。时下书法一道,扭曲程度不浅。说一千道一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这瓢水就是白纸黑字,至简至拙,却需从心底流出。真草隶篆字体之炫技,六尺八尺纸张之挥霍,都可能离书法愈来愈远。
书法在我,就是以笔蘸墨,墨落纸上。心浓时,墨浓;心淡时,墨淡;心乱时,墨飞散。
愿有缘看到这些纸边儿的人心生欢喜。
- 标签:
- 书法
上一篇: 金景鸿个展 -- 景片
下一篇: 一个·伊德尔个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