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宣 -- 2016中国工笔重彩画名家邀请展

  • 展览时间:2016/06/05 — 2016/06/202096
  • 展览空间:千年古宣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作为21世纪的中国画,必须从传统的绘画中寻找新的生长点。作为中国画原发形态的“丹青”已有3000年历史,至唐代称“重彩”的中国画是当时画坛主流,现代称“工笔重彩”。近年又一次将“重彩”重新提出,古为今用,在实践中发扬开来。


中国画有两大支脉:一为工笔重彩画;一为文人水墨画。在工笔重彩画中又分为两大支脉:一为工笔重彩画;一为工笔淡彩画。后者因与文人画结合而连绵不断,前者因宋以后文人画与画工分流而几乎断代。在唐代,重彩画在壁画、屏风画、宫廷功臣图等形态上辉煌无比,当时吴道子、王维等大家既是文人又是画工,并不分家。宋代以后,重彩壁画流入民间,文人画与制作性强的、以石色为主的壁画从此分道扬镳,因此重彩画几乎断代。但是,好的绘画形态与样式是不会真正断代的,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在首都机场和宾馆的重彩画壁画,曾引起广泛关注,著名画家张仃等的参与也是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传统石色为主的、吸收传统壁画艺术的纸上绘画也陆续出现在许多重要美展上。


从美术史上看,每次美术上的跃进并迈上高峰都是从回归传统开始的,例如著名的“文艺复兴”。中国文化和艺术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即使偶尔有疏离传统的情况,但肯定会回归。中国重彩画势微了近千年,但在整体文化回归的情势下、重彩画的回归、复兴也是势必所然。著名文学者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一书中提出“回归就是前瞻”的说法,是对中国文化史的深刻理解。


--蒋采蘋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