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女人,这个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在我们看来,女性气质源于她们内在的情感属性,或许在历史的积淀中,这种柔媚的情感元素也已化作被人类所认同的“集体无意识”。因此,在社会角色的分配上,女性自愿地选择了贤良淑德、温柔娴静、内敛顺从等品性,并以此作为优秀女性的典范,用“红袖添香”迎合阳刚外拓的男性角色的需求,赢得他们的赞许。这一思维模式在东西方的父权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中表现得殊为典型。尽管如此,历代反抗三从四德礼仪制度的贞妇烈女仍有人在,虽然为数甚微,但表明女性对自身解放的要求从未停止。严格说来,真正的女性解放运动是从现代西方社会开始的。而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女性也踏上自我觉醒的路程,她们开始以自我为中心,探究女性的需求,表达自身的感受,而不再甘心做男性的附庸。有趣的是,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大量有着自我觉醒意识的女性画家,如何香凝、方君璧、潘玉良、陆小曼等,她们开创出与男性画家迥然不同的绘画图式。进入都市化社会,女性画家用日常生活与情感的题材取代了男性所崇尚的历史题材,一草一花甚至一丝小小的感喟都能翩然入画,构建出独具女性意味的都市图式。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又能透过这些图式,去阐释和发掘绘画背后女性画家们意味深长的文化动机和情感属性。就此而言,戴一黎的中国人物画作品正好体现出了新时期女性画家对自身价值的自觉与反思。
上一篇: 陈乃广画水彩
下一篇: 凤鸣山谷--徐洁书象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