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叙事性”联展

  • 展览时间:2013/04/27 — 2013/05/20502
  • 展览空间:艺兵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中国美术的历史一直有着强大的叙事性传统,自先秦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如此。这种叙事性不仅有着自身的逻辑系统,而且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审美需求。19世纪之前的传统力量在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延续性地演变。形成了以文人绘画为审美的叙事性传统,在视觉上介乎于:似象非象之间的模糊空间感受。从人物、山水到花鸟都以这种似与非似最终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而其中的叙事性隐藏在模糊的意境之中,其指向往往透视出作者的个人情趣、品位以及理想。而十九世纪之后,由于民族战争的影响以及西方外来思想的介入,中国文化审美的趋向日益具有了中和的特质。一方面有传统的脉络,一方面吸取了西方古典主义的语言。而新中国建立之后又形成了更为强大的传统:毛泽东的文艺路线,这种文艺的审美仍然建立在以叙事性为线索的形式样式上,在作品的指向性上则是树立新形象,其内容反映的都是为“新阶级”的专政服务。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文艺的方向重新转向,西方文化艺术的大量传播,使得此前的两大体系,即传统文化体系以及毛泽东文艺体系都全面受到冲击。而西方文艺系统的多元化使得中国的文艺系统的改变过于草率与匆忙。在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面,中国的艺术家将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二百年的历史中所演化的各类形式都“山寨化”了,并且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为、装置、影像、抽象、新表现等等泛滥。而这种改变仍然以前两大传统作为其素材。这便形成了今日中国当代艺术的边缘体系与新的语境传统。

  中国目前的艺术生态之中存在这几种各自游戏的系统:一、官僚的文化系统,这个系统控制着国家的分配资源;二、学院的文化系统,依靠官僚的文化系统得以强大,形成自我的审美体系;三、过渡资本化运作的商业系统,这个体系运作具有商业增殖空间的作品,包括传统和当代,以市场的价格指标作为其判断准则;四、当代的文化系统,自由而独立性较强,介入社会的问题。这四大系统几乎在不同的价值系统中独立运作,价值观、判断标准、审美标准、游戏规则截然不同,难以融合。

  这其中最具有学术价值以及历史人文价值的只有当代系统的文化。因为这个系统意味着独立性和对于文化演进的推动力。

  当然在这个系统中,其中的艺术也存在着千差万别。由于其借鉴的形式基本是西方现代与后现代的逻辑,来颠覆与反叛中国的传统力量以及学院、官僚的系统,所以其局面过于复杂。其针对点往往出现偏差,针对中国核心问题的判断往往具有主观性。此一问题不再详谈。

  这次我选择几位艺术家的作品来作为一次展览展示。在这些作品的选择上我从近年来当代艺术架上试验的状况上考量。选择了一部分具有某种叙事性倾向的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语言角度来完成某种叙事性的指向。他们的语言或借鉴传统,来完成今日中国人价值系统反思与重建过程中的内心问题;或立足于现实主义的立场,同时利用象征主义的场景化画面,来反映中国的残酷而焦虑的现实问题;或将日常化的叙事性场景做另类展现,来描述焦虑、病态、不安,失去平衡的现实世界;或是利用日常的垃圾包装材料隐喻性地达成了一种具有鲜明指向性的叙事作品。

  我组织这次叙事性展览的目的在于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架上绘画试验中过多的抽象化倾向,这种抽象化意味着一种趣味化、民俗化、装饰化的倾向。对于目前中国处于一个现实问题远远重于艺术语言问题的过渡历史中,重提作品的叙事性、象征性以及隐喻性有着重要的价值。而那些纯抽象化的作品、由于过度强调风格化、语言化则在现实的批判性上明显地表现得苍白无力。在商业化的炒作中势必将沦为只具有中产阶级小资情调的装饰物,在被贩卖的欺骗中成为获取商业利益的筹码。当然,我们不能否认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几个早期试验者在那条道路上探索时的学术意义,以及丰富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化形式探索中的作用。但是今日普遍泛滥化的抽象主义之风却难以让人相信艺术家的真诚态度,而质疑其商业的目的。其作品自诩的语言价值不过是其逃避现实矛盾以及问题的借口。

  回到叙述性以及象征性,不仅具有针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象征意义,而且对于中国社会普遍的能够理解的审美需求也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作品即便具有多元化的解读与阐释,但仍需能够被指认出一些与我们现实人文相关联的内容,才能够说明其与现实性的关系。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现实性问题远远大于形式审美的当下。

  最后借用网上流行的段子:

  狄仁杰:元芳,此事你怎么看?李元芳:大人,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是的,新概念的出现一定有着一个逻辑性的关系。其背后是否也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呢?可是到底能够有多少人知道那天大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对于我们这些在暗箱之外生活的人来说,有几个人能够知道那暗箱里面的天大秘密呢?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