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伏击”陈流个展

  • 展览时间:2013/03/29 — 2013/04/07415
  • 展览空间:798芳草地
查看更多详情

  在當代藝術界,陳流以獨特語言、奇幻想象、黑色幽默、怪異造型而引人矚目。有批評家曾經將陳流歸入前些年盛極一時的卡通一代。從表面的風格上來看,這種歸類不無道理。但是,如今卡通熱潮已黯然消退,陳流卻仍然昂然卓立,這個事實證明二者在根本上所有不同。除了陳流有別具一格的語言和獨步天下的技法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繪畫在表面的光鮮亮麗背後,隱藏中豐厚的文化礦藏。

  看陳流的繪畫,總會讓人想起中國歷史上的一些奇書,比如《莊子》、《山海經》、《西遊記》、《聊齋志異》、以及眾多的志怪小說。在這些奇書中,有不少奇譎人物卻具有至高的德行,成為審美欣賞的對象。莊子有一種說法,“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從道的角度來看,美醜之間沒有差別。醜的審美價值,在中國文化中很早就得到重視。不僅如此,醜的審美價值甚至比美還要高。莊子有一種概括性的說法:德有所長,形有所忘。這裡的德指的是精神修養,形指的是外表修飾。正因為如此,外表的美在中國傳統繪畫中長期不受重視。繪畫如此,書法、音樂、舞蹈等藝術門類莫不如此。對於這種審美物件,歷史上有人稱之為醜,有人稱之為怪。鑒於在現代漢語中,醜怪一詞承載了太多的負面價值,我姑且用奇譎一詞來稱呼它。奇譎在這裡指一種具有正面價值的風格。中國傳統文學藝術中,充滿了奇譎形象。除了各種志怪小說之外,繪畫和雕塑中不乏經典的奇譎造型,尤其是佛教傳入後出現的各種羅漢形象,將奇譎造型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奇譎形象,在哲學上意味著高超的境界,在美學上意味著老辣的趣味,在宗教上意味著深厚的修為,在民俗中還能起辟邪祈福的作用。

  對於奇譎形象的意義,我們可以從人類學和心理學等方面做深入的發掘。從人類學和心理學角度來看,中國文學藝術中出現大量奇譎形象與中國文化的集體無意識有關。陳流的繪畫與一般卡通的重要不同,就在於它們背後所潛伏的文化內涵,在於它們對文化集體無意識有所觸及。今天的中國文化在許多方面都已經現代化了,但是文化集體無意識仍然紮根在人們的心靈深處,成為人們揮之不去的文化情結。陳流的作品,由於紮根在中國文化的集體無意識之中,它們所具有的力量就超越了藝術家的個體創造,而融入了群體的認同之中。我們從陳流創造出來的形象中,既可以看到羅漢形象的痕跡,比如“寺魂系列”中就有羅漢形象的痕跡;也可以看到民間傳說的影響,比如畫面中的魚、鳥、稻草等元素,就源於民間傳說。正因為有這些圖像記憶和語言記憶,我們在觀看陳流作品時就會有發自心靈深處的共鳴。陳流創造的奇譎形象,也許會給觀眾造成一種不適的感覺,但是這種不適的感覺只是表面的,在表面的不適背後有來自更深層次的認同。

  當然,陳流創造的奇譎形象,並不是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形象的翻版,或者說對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形象做出了創造性的轉換,從而給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陌生感來源於陳流與眾不同的想像力和幽默感,來源於屬於這個時代的動漫文化。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陳流創造出來的奇譎形象,是當代的奇譎形象。通過陳流創造的當代形象,我們發現了內心深處本來就有的情結。觀看陳流的繪畫,我們無意識中的情結,上升成為意識中的覺悟。於是,我們對於奇譎形象,有了兩種不同的遭遇:在心底的遭遇和在眼前的遭遇。陳流的繪畫,喚起的不僅是我們的記憶,而且還有我們當下的感受,讓悠遠的文化記憶能夠落實到個體的生命經驗之中,同時又能讓個體的經驗與悠遠的文化記憶發生關聯,在文化史的洪流中參與經驗分享。

  陳流自中央工藝美院(現今的清華美院)畢業後回到老家雲南藝術學院從事繪畫的教學和研究,在當代藝術界嶄露頭角後,他的藝術形成了自己的發展軌跡,從早期對華麗技術、奇幻效果的推崇,逐漸發展到對文化內涵和民間宗教經驗的開掘。他的作品中人物開始從有限的人造環境走向更大的自然環境,作品中出現了大地、森林、高山、河流和雲霞。自然環境不僅給陳流的人物提供了更大的舞臺,而且更容易與歷史文化形成對接,引起更大範圍的共鳴。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