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 展览时间:2014/07/29 — 2014/10/07461
  • 展览空间:首都博物馆
查看更多详情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作为“周人为政之精髓”,在西周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被孔子赞为“郁郁乎文哉”。据《礼记》记载,礼以婚礼为根本,丧礼、祭礼最为隆重,而和谐融洽体现于宴礼。这些日常礼仪,是霸国人处世的根本行为准则,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都被规范其中,使人在司空见惯的仪式接受礼的熏陶,从而使社会和洽,如呦呦鹿鸣般祥和、友睦。

  霸国作为西周的封国,在史料中缺乏记载,随着霸国墓葬的发现,这个失落之国为世人所认知。公元前10世纪的某天,燕国公主嫁到霸国,霸国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第一单元 出嫁——合二姓之好


  两姓同婚涉及到两姓联姻的质量和稳定性,关系到宗族是否昌盛。《礼记》中明确记载:“昏(同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与燕国公主有关的器物埋葬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山西霸国,最可能的原因是她嫁给了霸国的某位君主。燕国公主的出嫁,便蕴含着两个宗族之间诸多美好的期望。


第二单元 祭祀——国之大事


  霸伯把报答祖先父母之恩德、感谢天地自然之恩惠作为祭祀的目的,并将之与战争一起列为国家的大事,这不仅成为了霸国人遵守的道德准则,而且上升为国家制度。


第三单元 丧葬——事死如生


  霸国的丧葬观念正如《荀子·礼论》中所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文中将“事死如生”作为丧葬的原则,对待死者如他活着之时,“事”为侍奉、供奉之意,表达了霸国人对生命的敬畏。


第四单元 宴饮——明君臣长幼相尊之义


  宴饮是霸国人在闲暇时举行的礼仪活动。宴礼有严格的礼仪规范,参加人员都正襟危坐,遵守“礼荐而不食,爵盈而不饮”的礼节,整个宴席只是一个虚设。这种宴饮仪式主要为了体现尊贤和养老,尊贤是治国之本,养老为安邦之本。宴饮过程安乐而有秩序,宾客尊卑分明,礼数高低有别,宴饮之人快乐而不放肆,无论长幼都得到惠泽,没有人被遗忘。霸伯做到了正身安国,才有霸国君臣的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结语


  《礼记·礼运》中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