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灵、林春岩油画展 -- 历程

  • 展览时间:2008/12/15 — 2009/01/05677
  • 展览空间:格丰当代艺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单从画面风格上来看,林春岩的作品和伊灵的作品貌似风格迥异,但其根本是一样的,即同是在描绘和表达人的一种下意识状态。这种下意识状态是不受任何东西控制的,随意性的,自发性的,并且是无序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也不拘泥于一种程式,是流动的,漂浮的,游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也都体现出一种道教思想,即存在的事物是可以对等的。所以我们看到在他们的画面中植物、动物与人是对等的;语言文字是画,画也是画;民族的、个人的、抽象的、具象的、传统的、现代的等等都和谐共存在同一个画面中。

  澳大利亚批评家和艺术史学家JohnMcDonald曾经评说林春岩的画是“创造的是一种纯粹的感觉艺术”,在他的画中察觉到一种“生活乐趣”和“极度狂喜的自由”,通过一定的技法林春岩表现了人体推动自己跳跃、俯冲、下潜或跃入空气与水中时的感受。实际上,这种所谓的“感觉艺术”在伊灵的作品中也同样存在。伊灵运用自己的“图像书写”,将自身的内心世界不加掩饰的坦诚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我们看到画面出现的“多”、“满”与“叠加”实际就是他对自己的狂欢心理、即兴、联想的情不自禁地心灵表达和精神流露,这也正是我们感受到伊灵的作品好像是无休无止的原因。而他完成一幅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他思绪情感无序流动与叠加的过程。

  民族性是二者的另一个相似之处。伊灵有过长达四年多的环国旅行的经历,在这次旅行中,他吸收了太多的民间艺术的营养,在他密集繁复的笔触中,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类似动物图腾的象征符号,非常抽象,却极富民族特色。正如诗人何路所说“将先锋的艺术形式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达到了一种和谐和完美”。另一方面,他的民族性还体现在其对油画民族化的情有独钟上。在林春岩的研究计划里有这样一条,即“探索油画与中国传统水墨之间在组织与技法上的特定区别,目的是在绘画上发展出一种能够反映出综合油画和中国水墨画内在哲学或宗教观念的新的关系和表现手法。”这一点,他做到了。在国外学习了各种油画技法,回到国内又研究了大量古代佛教雕塑、中国古代哲学。就是这样不断的出国考察体验,回国深入研究、学习,中西并置糅合,他的绘画步步深入,从而找到自己成熟而稳定的图式。通过看似简单的图式塑造一种巨大的能量。虽然都有民族性,但却是当代的,个人的。

  林春岩和伊灵都不是宗教信仰者,但是,对他们来说绘画就像是一种宗教。通过绘画他们可以平静的诉说自己的心灵,流露自己的情感。他们对于绘画的执着与投入就像基督徒对于上帝的虔诚。对于艺术的追求,他们默默坚守,始终如一。我相信,一个真正把绘画当作自己生存信念和理想的人,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