烁金繁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珐琅工艺精品展

  • 展览时间:2014/01/15 — 2014/03/161177
  • 展览空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本次展览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共同主办,共展出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的95件(套)珐琅器,以广州制造的画珐琅器为主。既有为宫廷而制的精品,也有民间作坊的艺术品,再现了中外艺术交融而生的艺术价值,以及传统工艺的艺术魅力。

  展览首次采用与“珐琅”本身的颜色相互呼应,并体现皇家特色的蓝色和金色为主色调,展厅内悬挂幕帘及纱缦营造宫廷、复古的整体基调。采用弱化环境光,点光源集中于展品的手法来突显器物的精美,整体营造“珍宝盒”的展览氛围。

  展览将从“什么是珐琅器”、“珐琅工艺种类”、“清代珐琅器的特色”、“广州珐琅工艺的特色”来介绍传统工艺美术中代表中外交流的珐琅器。展览将以珐琅器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为主,传播其精湛的工艺内涵为辅。同时,展示代表广州地方工艺特色的画珐琅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广州作为中国最早的画珐琅器制作中心,烧制的珐琅器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清朝廷还曾专设皇室珐琅烧制机构--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尤其在清代康、雍、乾时期,广州珐琅工艺对中国珐琅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单元:来自西方的珍宝--什么是珐琅器?

  珐琅器又称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包括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它既具备金属贵重、坚固的特点,又具备珐琅釉料晶莹剔透、绚丽多彩的艺术特色。

  珐琅工艺源起于西方,传入中国主要有二条路径: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1206-1368)传至中国,发展至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达到高峰,世称“景泰蓝”;二是来自欧洲的金属胎画珐琅,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经广州传入中国,最早在广州制造及发展,并大盛于康、雍、乾三朝(1662-1795)。由于金属胎珐琅器制造工艺复杂,釉料配置和烧造的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因而,开始很长时间内,这种珍贵的珐琅制品主要供皇帝及皇室享用,民间很少流传。


  第二单元:流光溢彩珐琅器--珐琅工艺有哪些种类?

  依据金属加工工艺和珐琅釉料具体处理方法上的不同,一般将金属胎珐琅器分为画珐琅器、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透明珐琅器等品种,其中以前两类为主。在中国,珐琅工艺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北京擅长掐丝珐琅,广东擅长画珐琅。

  画珐琅工艺:画珐琅制作工艺起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Flanders)地区。17世纪初,法国工匠对其进行了创新,其中以法国中西部里摩居(Limoges)的画珐琅工艺品最为著名。

  这种工艺是以珐琅料绘画在金属胎器物上,有油画般的色泽和立体效果,因此也称为“珐琅画”。题材多以肖像、人物、风景、静物与历史神话、宗教画为主。除了制作瓶、盒、盘、碗之外,还用于家具、钟表、化妆盒子的嵌件。

  掐丝珐琅工艺:掐丝珐琅,一般特指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掐丝珐琅器的图案纹饰线条纤细而宛转,表面呈现出宝石镶嵌般斑斓华丽的效果。

  其主要制作工艺是以红铜作胎,将很纤细的扁铜丝掐成花纹后焊于铜胎器表,组成图案,再以随类赋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多次焙烧、打磨、镀金而成。

  錾胎珐琅工艺:錾胎珐琅,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前的埃及;后传至欧洲,元代由欧洲传入中国;元明时称为“拂郎嵌”,现也被称为“内填珐琅”。清代錾胎珐琅工艺的中心是广州。

  这种珐琅工艺是在金属胎的表面,按照设计描绘图案纹样,然后运用錾花技法,在纹样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使纹样轮廓线起凸,再在其下陷处填充各色珐琅釉料,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有着与掐丝珐琅殊异的艺术效果。

  胎珐琅工艺:锤胎珐琅的主要特色是用金色衬托珐琅釉,有一种突出的立体效果,尽显珐琅釉料的晶莹剔透。它是按照图案纹饰的设计要求,在金属胎上用捶揲技法进行加工处理,将金属捶揲出图案花纹,然后点施珐琅釉料,再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

  锤胎珐琅施釉的独到之处,是在纹样凸出的部分点施珐琅釉料,而其凹下的部分则饰以镀金,用金色来衬托点施珐琅的花纹。


  第三单元:宫廷御用华丽风--清代珐琅器是怎样的?

  清代珐琅器在继承明代的工艺和风格传统上,结合西洋画珐琅制作工艺,融入金属工艺、陶瓷装饰工艺及雕刻镶嵌工艺中的多种技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富丽豪华的艺术风格。

  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珐琅工艺,尤其是广州画珐琅工艺的发展,在中国达到了鼎盛。期间,清政府分别在广州和北京宫廷专门设立了珐琅器制造作坊,借鉴掐丝珐琅器、瓷器和料器(玻璃器)的生产,吸收欧洲画珐琅工艺制作方法,成功烧制出了在图案题材、器物造型、珐琅色彩以及使用功能等各方面,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画珐琅器,并且一直影响至今。

  清乾隆时期(1736-1795)的珐琅:清乾隆时期的珐琅工艺发展突飞猛进。器型变化很多,包括仿古青铜器、仿康雍二朝的器皿等,出现了大型陈设品。装饰工艺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纹饰除中国的图案外,还多了西洋人物、风景等。绘画风格上,在传统的绘画中加入西画透视和光影处理的技巧。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与透明珐琅、掐丝珐琅等相结合的现象。

  晚清以后的珐琅:清嘉庆初年,画珐琅还保持着乾隆时代的某些遗韵。此后由于政治经济等多种原因,珐琅器的烧造呈萎缩局面:大型器物数量渐少,器物造型不拘一格,胎薄体轻。内廷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从道光(1821-1850)以后形同虚设,不再生产珐琅。

  20世纪初,广州珐琅工艺曾出现过短暂兴旺。在今日广州大新路一带,不少民间作坊经营制作珐琅器,行业称“烧青”。有200多人从业,产品多为薄胎,有瓶、壶、盘、碗、盆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州珐琅业也逐渐式微。


  第四单元:五羊城的“洋瓷风”--广州珐琅工艺有什么特色?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放海禁,画珐琅制品由来华的欧洲商人及传教士带入广州。广州艺人最先接触到西方盛行的画珐琅工艺,并就地设厂研制。广州成了中国最早烧制画珐琅器的地方。因此,画珐琅又有“洋瓷”、“广珐琅”之称。

  画珐琅图案多为卷草番花和西洋楼阁、山水、妇婴等,釉色明亮、用笔奔放、构图繁密;广州掐丝珐琅学自北京掐丝珐琅,掐丝生动、釉色鲜艳;广州錾胎珐琅受外国錾胎珐琅的影响,錾工精熟、釉色淡雅,以大型龛塔、瓶、炉类陈设品居多,其质量与生产均属清代之首。圆明园落成后,曾以大量广州錾胎珐琅装饰室内,遗憾的是都毁于1860年英法侵华劫掠后的那场大火。

  1958年9月,从广州回乡的花县(现广州市花都区)籍老艺人许锐洪、许锐光、张煊尤等,组织炭步特种工艺烧青社,恢复珐琅工艺的生产,产品均出口。后由县接收,更名为花县珐琅厂,其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因受“文化大革命”冲击,1968年被迫停产,1971年恢复生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需求急剧减少,原花县珐琅厂随即倒闭。现今全广州只有个别厂家在继续生产。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