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辽源于1980年出生在山东省潍坊,后移居杭州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 2006年从新媒体艺术系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张辽源的早期作品主要是由录像作品组成的,《1m2》是他第一次进入装置艺术领域的作品之一。尽管《1m2》是受到某些类似的愿望的驱使,但与斯特拉坎的作品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他并不关心两个被时间和空间分隔开来的遥远的环境有形的交汇,他并没有将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远处,而是将外面的街道带进画廊,竟然是如此接近。斯特拉坎作品中所体验到的现实的错位,同样在张辽源的作品中也表现出来,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张辽源的挖掘工作的时间和空间的接近而显得更加亲切。如果说斯特拉坎的作品关注的是跨越全球距离和时区,《1m2》则展现出一整套指向当地背景的理念,与遥远之处对立的紧邻之地,今天而不是昨天。张辽源搬走杭州市中心最繁华的一个路口的一部分,强调了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东西,使人重新意识到我们周遭的环境,此时此刻还在这里,过去却曾在别处,而且实实在在地在别处。被移走的残片并非外国引进的东西,而是展览观众和来访者们共有的时间和空间的一部分,也是同样渗入到他们日常生活大背景的一部分。
在这个环境之下,挖掘的现场和尺寸大小最初具有的意向性,对于张辽源来说有着完全不同的联想。艺术家特意选择了一平方米的尺寸,这一随处可见的度量单位是几乎每个中国人处理任何房地产关系时都会遭遇到的。对于张辽源来说,这一度量单位代表着沉重的符号,再现了当下整个中国社会对于财产价值、土地所有权和经济评估的痴迷。他尤其感兴趣的是挖掘来自不同职业的观众对这件象征性的混凝土块具有的感受。张辽源的举动引发了我们所生活的和所想象的现实之间的隔绝,触发了孤独、渴望和失落的感觉。他也很想转化存在于文化假想中的“一平方米”的概念,将这个概念转化有形地再现于人们的眼前。
--姚嘉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