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返场:流动中的艺术与价值

  • 展览时间:2024/04/03 — 2024/07/0355
  • 展览空间: 银川当代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缺席/返场,这个标题没有注明主语,预设的主语是艺术品的收藏者。正如标题,藏家和收藏在多数的艺术论述中,总作为他者存在——比如关于价格和买卖的轶闻。因此,在以“以作品说话”的思维惯性中,当我们以一场展览试图建立关于艺术收藏的叙事和讨论,时常会显得不够正确。

一般来说,收藏会被视为艺术生态链条的结果,当艺术的创作和论述行为完成后,艺术思想的物化形式——艺术作品一旦被藏家拥有,便好像刀枪入库——某一段艺术实践的神话便宣告完成和结束。如果一定要谈论收藏,那么更像是金融学或社会学的话题。在主线的艺术阐释中,收藏行为通常是缺席的。一般来说,对于艺术生态的分析,我们会将其划分为两个体系去理解和认知:以美术馆、双年展为代表的评价体系,和以画廊、艺博会、拍卖为主体的市场体系。也就是说,评价体系是市场体系的基础。在这个扁平化的话术逻辑里,美术馆是一个“理想国”般的存在——像一座殿堂里正襟危坐着几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长老去评判一切。但在现实世界,在美术馆、双年展或画廊、艺博会中,其实又充满了关于文化权力的共谋和利益共同体。在这种关于权力的游戏中,同时存在着一种思潮,或多或少在欧洲左派哲学理论的影响下形成的机构批判理论和实践——比如艺术家自我组织、替代空间等。机构话语权和机构批判的博弈形成行业制衡和自我净化。

理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曾评述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纽约出现的“好莱坞大片式”的展览,他认为这是“美国博物馆学的克星”,即那种大众消费追捧的欧洲古典或现代主义艺术大师展风靡一时,美术馆的自身活力和在地性消失。其实这和今天我们所见的国内各大美术馆所热衷的“流量展”、“网红展”、“大师展”类似,以大众消费的名义解构了美术馆的价值体系。讽刺的是,美术馆文化权力的堡垒是被一个个软萌可爱的商业IP从内部攻克,而非举着巴迪欧、朗西埃大旗的机构批判理论家们。不得不说,我们的当代艺术正处于一种价值危机,看似是艺术话语的危机——比如时常讨论的艺术批评的失语或者文化思辨力的丧失。但这些困境的根本,其实是来自于艺术体系的底层逻辑的危机——看似不正确的美术馆和画廊、学术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共谋——一种文化精英意识的逐渐瓦解,艺术市场化的观点被泛化了。

在这种文化困局中,收藏家甚至有时候会被当作反面例证来讨论。比如说常见的一种声音是策展人和批评家的话语权一部分被让渡于藏家,并被视为某种结构性问题。但是当我们的文化体系在粗制滥造的文化消费品面前弱不禁风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文化精英主义,其实仍然亟待建设呢?机构收藏、私人收藏,这些用真金白银为艺术家的冒险实验买单时,艺术在流通中形成的文化价值的传递和构建,正在和已然形成的秩序和体系,其实天然不足。因此,重新审视收藏,其实也是在实践层面去再次观察和反思艺术自身,一个经过资本滤镜筛选的图像学或谱系学的回溯。今天得以生效的艺术,是其与社会的共识,其实也是艺术家(和批评家)与收藏家的共识。在消费导向的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谈论博物馆学中具有古典色彩的观点——基于收藏体系的公共文化价值,就好像一次“返场”,并以此重建我们的学术秩序和有活力和开放的精英文化观。


文/卞卡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