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

  • 展览时间:2019/12/21 — 2020/03/21685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我希望一直做一个扶贫志愿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杨凯生


2019年12月21日,《风——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扶贫摄影展在北京创景大厦开幕。展览由中国工商银行和星石投资共同主办,展览作品由杨凯生本人提供,面向公众开放3个月。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工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和要求,立足“当地所需、工行所能”,动员全行上下积极参与扶贫事业。仅以工行总行定点扶贫的四川大巴山、大凉山地区通江、南江、万源和金阳四个县为例,工行已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00亿元,投入捐赠资金几亿元,工行总行派出扶贫干部106人,探索出一条多元化可持续的扶贫模式。目前,南江县已脱贫,通江、万源正接受脱贫验收,金阳县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这次展览精选了杨凯生拍摄的100余张照片,将远山一角的时代之风定格在观众眼前。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说:“这次影展并非简单的纪实摄影,而是打着杨凯生个人烙印的文化纪实和思想纪实。这些影像背后,是一个亲历几十年巨变的个体,对乡土重构的理解,对国家战略与历史变迁的感悟。”


【策展人陈小波语】


坚定的行走温暖的情感


在生命历程中,杨凯生先生与我曾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知识青年。在那个特殊年代,大部分城市年轻人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都要上山下乡去“插队”。杨凯生去了吉林,我去了山西。在北方乡村,我们和农民一起劳作,一起生活。


由于这段经历,我们这一代生命底色里都留了一块给乡土。我们的人生都与乡土密切相联,对于乡村经历的文明冲突与进展,我们持续关注着, 50 来年了,没有忘却也不会忘却。又由于后来的职业,我们常常从传统文化、其他国家转型经验、现代文明底线三个维度,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和走向。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杨凯生冒着严寒与酷暑,十进大巴山,五进大凉山,持续记录巴蜀大地上的人与事。这是他的情怀,也是他隐藏在心底的特殊使命。


杨凯生的影像不是路过者的照片,不是摄影景点的照片。他的影像,没有炫技巧,没有玩光影。这些影像背后,是一个亲历几十年巨变的个体,对乡土重构的理解,对国家战略与历史变迁的感悟。这些影像背后,隐藏着他几十年在农村耕作,在部队扛枪,在企业务工,乃至坐在银行办公室里所培养出的一种情怀。


我没有把这些影像看成简单的纪实摄影,而是看成打着杨凯生烙印的文化纪实和思想纪实。在这儿,昔日的银行家已然是一名独立摄影师,他完成的是一部有价值的个人摄影项目。


这些影像,像一股暖风,轻抚着巴蜀大地的日常,柔软、温和,不强迫、不散漫、不刻意,把温暖留在影像里。画面上的人物平凡却有尊严,画面里的一切稍纵即逝但充满希望。


以一种生活条件优越者的猎奇视角消费少数民族、消费边缘地区、消费民间疾苦,已经成为中国摄影之殇。近些年,大凉山猎奇影像更是成为有识之士共同的忧虑。所以,我一直啼血呼号:“拍风光,体恤自然;拍人文,心疼百姓”。


我们难以寄希望于影像改变多少人的命运,但是影像能够关注别人的命运。所有的命运都值得我们关注,所有照片都应该写满爱,写满悲悯,写满情感。杨凯生做到了。他自己也在艰辛的努力和爱的付出中获得了真实而持久的愉快。


伫立在这个名为“风”的展览中,请静静地聆听我们为展览选择的彝族歌曲《不要怕》:


穷也不要怕


冷也不要怕


饿也不要怕


只要人活着、努力着


什么都会好起来


不管路上有多少颗石头


不管路上有多少杂草


不要怕不要退缩


我们最美丽


我们最勇敢


不要怕


渡过困难


我们的生活更美丽


我们的前方更光亮


面对历史的遗留、自然的困厄,面对未来、面对希望,彝族长老轻轻吟诵“不要怕”“不要怕”。


杨凯生带回来的影像,告诉了我们什么叫“不要怕”,什么叫“前方更光亮”。


——陈小波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