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镜之景”孙彦初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19/11/17 — 2020/02/29884
  • 展览空间:谢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在昏暗的暗房安全灯下,凭着光的反射,彦初摸索着,进行他的艺术创作:依稀确定笔迹,将透明的显影液,凭着“感觉”画在纸面,一气呵成,再开启照明灯控制曝光,将相纸迅速显影、定影……


彦初的灵感,来源于六年前,一次暗房工作的“失误”,无心蘸上的显影液在曝了光的相纸上留下像墨一样的痕迹。于是,显影液+定影液成了用来书写或涂绘的“墨汁”,《显影绘》一发而不可收。


约翰伯格先生在他的著作《看》中描述:“人们有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一个人若是对视觉有兴趣,那他的兴趣就必会或多或少地局限于处理视觉的技巧。”


被认定为“摄影家”的孙彦初,其系列作品,一直引领着话题与争议,从《虚构集》开始,他将线条与色彩,“篡改”在一百多张八十年代的中国老照片上,探寻着摄影和绘画之间的“灰色地带”。风格的巨大变化,在于规模,量变让彦初的创作产生质变。


关于《显影绘》的讨论,无非针对摄影与绘画的千丝万缕:如何?何种程度?何种名义?但无论“学术”或“形式”,都不适宜将绘画与摄影“对比”,因为孰重孰轻,无法断定。而由“景”至“致”,却可看出:两者互相为用,相互支持。


彦初自幼受传统艺术熏陶,喜欢书法、国画。《显影绘》取法于国画之法:“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此。” 而这D72显影液的透明“墨汁”,更凸显其特别。《显影绘》融入当下,投射于木、水、山、石之上,再依据臆想,逐一建构。


回归摄影,彦初走的是传统的反面:“无镜头主义”,“臆想”在相纸上光绘呈现,给予我们全新的观看体验。1840年代,福克斯.塔尔伯特爵士将植物放在盐纸相纸之上,直接曝光,以此得像。“接触印相法”的影响至深,直到1930年代,德国包豪斯学院的系列实验:光绘作画、身体接触相纸曝光、或是蓝晒等,将其推向高潮。接触印相:“无镜”,但“如实”;彦初的“形”和“式”都粗犷地表达了某种“相近”,但绝非“相似”。无镜之景,没有时空概念,自然无法精准对照。


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曾说过:“最糟的事,莫过于一个迷糊的想法,却洗出了一幅清晰的照片。”而在彦初“画”出的照片里,唤起的是我们诸多的回忆,既真实又荒诞。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