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坐标

  • 展览时间:2014/06/28 — 2014/07/27550
  • 展览空间:河坊街465号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坐标笔记:一个空间的价值和方向


  乐于—勇于

  这个时代既在召唤进取的野心,又在泛滥“萌”和幼的美学,表面的悖论背后是统一的欲望结构,它的两极通向同一片失落。所以,最为困难的事情竟然是如何不“厌倦”而进取,所以,告别“目标-手段”、“事实-价值”的对立和分离, “乐于”与“勇于”的统一也居然变得如此重要。

  可以说,任何个体和机构在进入一件不管多么微小的事情时,都会遭遇到作为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制造的这种困扰。清影作为事事亲力亲为的“小”空间,所生成的一种“不厌倦”状态是值得参考的:一切从自我小写的0开始,既不贪图宏大架构,也不外借虚张的声势、依赖既成的建制,只有意念中的想象的点滴实现,由足够的乐于,引发向未知和陌生敞开的勇于,避开了功名所隐含的反噬的负能量;希望乐在其中的期许,借助与社会生产机制所协调的关系,成就了面对欲望机制的平和:不强行追求外在的轰动、成功和回报,不怯于羞于对确信有价值之物的推动。

  最重要的结果,是在今日的预案时代,反转了倒计时式的思考方式,像一个古代人般充分占有了时间。去进行充分的自我认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去逐渐生成一个笃定的中心、一种微循环:发于乐,进于勇,游于艺。


  职人—素人

  乐于-勇于的“既要欢乐,又要有为”的诉求,也可视为职人精神和素人之心的统一。

  “艺术”与“生活”的二元对立论说,已经渐渐忽略一种比较本真的回答:把艺术的种种,归入自己的生活中,作为生活的一线因缘。同时,另一种回答是:艺术只是一份特殊的工作或劳作,有相应的认知和自律的要求,相应的专业精神。它们共同点在于,首先仅仅只是“存在”,在日复一日中浮现意义,在自我完备中建立外部的链接。

  专业而不异化,只能是一种“类信仰”的事物才能提供。信仰既使得你的行为除了它、出了它便不可解释,但同时也给了你充足的支撑,任何的一举一动都得以坦然安置。在“艺术”或学究化、或产业化的今天,进取而不倦或批判而不怨,都有赖某种“初心”的保真,才能抵抗结果和手段的二分的作茧自缚。如果这不是最重要的,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因为除了原初的冲动,一切都无法获得起点和意义。在此可以说,只有素人才能真正成就职人,两者本不是对立的,但在不断的专业化、工具化的世界中,“素人”的状态更易失去,因此,它成为了一种抵抗:素者,单纯、本原。


  城市—空间

  本·布朗在今年的香港,对清影做了一个很高的评价:“杭州有上千个当代艺术家,但是只有一家当代艺术画廊。” 但实际上,“清影”严格说并不是一家画廊,她所遵循的,既非商业盈利也非美术馆逻辑,她带有沙龙的意味却更为公共空间,有当代艺术非营利机构的影子却在操作上更加多元。

  这个距离中国美术学院和西湖各300米的小空间,70平方的面积,很轻易折射出了杭州文化艺术空间的几分现状。在独一无二的赞誉中,当然也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无奈。作为历史上人文鼎盛的城市,今天的杭州除了学府和国有的文化机构,非商业的文化空间可谓寥寥。值得探讨的是,如杭州这样的城市,需要能产生什么样“活动”的地方,需要打开的是什么?

  今日的城市已是堆叠着不同年代地层的庞然大物,层积着一次次的规划、历史的偶发和对它们的摧毁、打磨所残留的肌理。对于城市全局进行重新部署的乌托邦力量,在这种巨大的惯性前,也日益举步维艰,在此时,一个足够小的空间,便获得了成为一种新的规划之原点的可能:在“0”之中进行实验,因此,最为现代主义的白盒子也可能成为一个依据现代主义逻辑反对自身的新空间。在强劲而分裂的时代精神和主流趋势之下,每个独特的空间都是在填补空白——实际上更准确说,独特的空间是开辟一种空白,对于似乎已经被掌控的未来、被预先填满的生活的一种增生和“微解放”。


  众人—朋友

  空间是有能力改变和建构人际的。清影所启示的是一个独特的“生活空间”的诞生,正如她和女主人Inna等运营人是不可二分的,人生因为遭遇才可被称为一次旅行,触碰到新的事物既是成长方式,也是生活过程,不断的尝试甚至像做菜一样贴近日常:投入时间下厨,好奇去尝试各种菜系,最终的满足感首先给予的是自己和身边人,但也不是专属和排它的。

  基于“好客”,基于一种友情式的串联,这里出现的人,既不是单纯的观众和消费者,也不是被代理的艺术家和借艺术之名行商业之实的操盘手。同时,这种众人转化为朋友的关系,也不是圈子化的,不是拉帮结派的江湖、互不往来的山头,而更接近最原初的那种“朋友”的意涵:理解、欣赏,沟通、分享。每个人都有进步的可能,并各有标准和方向,但生活空间将人们连成一片。艺术家是空间的朋友,艺术家通过空间成了朋友,朋友成了观众,更多的观众也成了朋友,众人都是朋友的朋友。

  如此一晃六年,至今而后,清影从杭州到纽约,既是放大了自我的坐标,也是重新归零出发。依然踩着并无规律可循的前进的节奏,画下一个完美的逗号,不愁前路无知己,有朋去远方,不亦乐乎?


  河坊街465号

  六年,不长也不算短。清影如一个新生命,在茁壮成长。临时决定暂停河坊街一号空间,是在进程中的一个调整,为了更久远的未来,我们忍痛割爱,心有不舍毅然要说再见。

  在这个倚湖而立的纯白空间里,六年间每一幕都有它的色彩和味道,有重有轻有深有浅,有涩有累亦有甜,但有个东西一直贯穿其中,用心做事。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展览,彼此间的沟通容易了,相互间的理解多了一些,生活有意思了。我想,清影坚持艺术走入日常的理念,已经实现了一些。当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各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观众,对我们说出心中不舍的时候,我知道去清影看展已是很多人生活中的一个部分。

  2013年我们做的展览、讲座、公共艺术项目等总共27个,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其实辛苦都不用提及,这样的节奏已经持续了6年,大家也适应了,以后一样会继续的。只是有时候我会想,在一个城市里,一个艺术空间,用自己的行动,在做一件事情,它的存在与否重要吗?在一个很多方面条件都不具备的环境下,一直推着自己往前走,硬要踏出一条路来,需要对自己这么狠吗?其实自问之后的结果是觉得自己欠缺的太多,好多想到的事情还没能把它实现出来。接着又会是一无是处的从零开始埋头干活… …

  清影会一直在杭州,在这个我们生活的城市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的二号空间将会继续为大家呈现不同类型的展览,持续保持清影的态度和价值观,与观众和城市共同成长,彼此互动。

  今天在清影官方网站全新上线之时特别策划了这个展览,对这个凝聚了好多人的梦想和期待的清影一号空间,以一个展览的方式来暂别,是最好的礼物。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难舍,更多的是感动,六年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在这个暂停一号空间,扩大二号空间,新建纽约工作站的重要转折点,我要感谢栋帆和方伟这些年为清影付出的青春和努力,还有你们对我的信任。我们一起在慢慢实现着自己对艺术的想象,探索艺术的可能性。

  感谢冯田和黄蕾馨多少年如一日的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工作,你们辛苦了。

  感谢非白设计工作室对清影展览视觉工作的鼎力支持和默契配合,改变从自身做起,改变从一个细节开始。

  因为有大家的爱护和支持,清影一路走的辛苦亦充满乐趣!在此无法一一感谢,希望每一位都能感受得到我诚挚的谢意。

  一路有你们真好!

  徐益英


  纪念小时代


  【最好的时光】

  是哪一段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

  ——侯孝贤


  今年八月INNA要将西子湖畔的清影一号空间关闭,这一消息迅速传开,全城一片哗然。

  很多人写邮件、打电话来,各种不舍,表示不能接受。清影克服了种种困难,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标准,特立独行,有自己的节奏,来清影看展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这个小小的非盈利艺术空间俨然已成为杭州的一个文艺地标。清影六年,会越来越好,为何在最好的时候把最活跃的空间关闭?


  难舍,却不能不弃,只为更好,但清影会一直在杭州。

  回想六年之路,我们做了些什么事儿?

  2008年,清影从一个小小的替代空间开始,青春无畏,奔走在路上;

  2009年,“清影时光”游击在城市的影像放映厅、先锋即兴音乐、关注在杭州的外国艺术家;

  2010年,促成艺术家的跨领域合作、艺术家个展项目的启动、大量走访艺术家工作室、关注高校学生创作;

  2011年,配合艺术家实现大型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项目、以“中国青年”参加策展人李振华ART BASEL-Liste 的“与我同行”项目、带队艺术家完成意大利驻地项目;

  2012年,清影空间的全面升级、二号空间的建立、德国摄影大师 Candida Hofer的中国首展、日常主题群展的系列;

  2013年,与不同机构和团体的合作、跨领域的交流、公共项目的多元、展览系统的完善、清影微访谈的出版;

  2014年,艺术家独立项目的关注、更具现实意义的个展、与其他团体和机构的更多深入合作、 网络平台和数据库的完善和升级、九月份清影二号空间将对公众开放和未来在纽约建立清影工作站。

  我想,或许令人不舍的也并非清影做的这些事,而是与清影一起共同成长的六年美好时光,在这里和这座城市有最难忘的感动和记忆。


  【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


  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我们将要面对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又将如何面对未知和未来?

  在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在杭州的朋友都曾经收到过清影编辑的展览短信。 由于展览活动比较频繁,每次的展览短信息我们团队内部都会转来转去反复修改,无论从文字的阅读还是语气、语调尽量不要有骚扰信息的嫌疑。后来杭城的各种活动主办方也开始流行这种“小清新”短信息提醒,当然这种“自来熟”语气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已经泛滥,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挂掉貌似熟人的商业骚扰电话,也会在使用某款APP跳出评分选项时选择“残忍的拒绝我”。但是回想起短信时代,每条短信的回复都会给我们莫大的鼓励,让我们兴奋莫名:“xxx说晚点来”、“xx不在杭州,明天会专门过来”、“x老师表扬我们了!”、“哇!xx会带很多外国朋友来”... ...这种简单的快乐所获得的幸福让我们倍感温暖,在起初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支持大家继续往前。

  让我们欣慰的是大家百忙之中都会来支持参加,清影现场一直以来都是人气爆棚。上次七点半的讲座,五点就有人来踩点,七点就已经座无虚席。INNA开玩笑说,现在已经难以想象曾经在展览前栋帆站在马路上吆喝“里面有免费酒水,欢迎看展!”的搞笑场景。从早期动员身边朋友开始,就希望观众不要局限在所谓的“艺术圈”,而是面对社会公众,让更多其他领域的人参与进来。这也成为在杭城有趣的现象,清影的展览会见到各种职业的人,有设计师、医生、音乐人、高中生、记者、保安、诗人、导演、孩子、教师... ...总会有新鲜的面孔出现,不同领域的人都会讨论正在进行的展览,甚至会主动写文章点评。有人说清影架设了“一条艺术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但我们会清醒的意识到这些已经微不足道了,因为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科技的进步对我们生活和交流方式的改变是巨大的,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不会变的,那么我们的工作需要更加具体和深入。

  如何与艺术家沟通?怎样选择真实?

  如何选择主题?怎样才是落地?

  如何做好展示?怎样做到纯粹?

  如何做好传播?怎样做到系统?

  如何做到专业?怎样才是独立?

  如何做好服务?怎样才是标准?

  如何做到系统?怎样才是学术?

  如何讨论标准?怎么才有价值?

  如何有效?怎样判断?

  如何衡量?怎样舍弃?

  如何对话?怎样呼吸?

  如何相处?怎样自处?

  什么是虚实?如何取舍?

  … …

  有个朋友说:“清影现在的展览很专业,节奏很好,轻轻松松的把当代艺术给做了,哈哈!这样亲切自然呈现当代艺术的方式是很难做到的,特别难得。”听到此话心头一暖。我们努力追逐的并不是结果,而是这追逐的过程太迷人,风景足够绚丽,幸福只是一瞬间,一点点就会满足。

  与清影交集过的人有很多,在这个城市一起并肩奋战的人也有更多,大家默默把事情做好,不为别的,只是做好本分,希望能尽力更好一点。这或许不是最好的时代,但大家在最好的时光里遇见,所以这也不算是最坏的时代吧。

  【 PS 】

  本来希望在这个继往开来的节点上说的更多一些,实在说不好,意到就好。“河坊街465号”成为我们永久的回忆,但新的清影将会开启新的未来。

  最后希望明天会更好!

  ——陈栋帆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