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逸神飞--胡小石行、草书法精品展

  • 展览时间:2017/10/01 — 2018/01/201051
  • 展览空间:艺术馆1楼28展厅(珍宝馆)
查看更多详情

胡小石先生(1888—1962)是我国近现代书法巨匠,在书法创作、书法史论、书法教育等方面均取得杰出成就,作出重要贡献。在书法创作上,他篆隶行草四体兼工,无不佳善,这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本次展览,遴选三十余件胡先生书法精品,展示其行、草书风格面目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本次展品共32件,从时间跨度看,三十岁到去世之前的作品都有,较为完整地体现其行、草书艺术发展历程;在书写形式上,从小字行草书题跋、信扎到大字榜书对联、屏条、手卷等兼备,反映其在不同形式下行、草书多样又统一的风格。


胡小石先生行、草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主要师习李瑞清先生。其行书完全是碑意化的,用笔顿错屈折,积点成线,富有外在张力。他将篆、隶书笔法较为自然的融合到行草书中,富有创造性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另有一路是从《张黑女墓志》中化出的行书,介于行楷之间,平中见奇,雅劲高古。这一时期,胡小石虽然个人面目不显,但以碑法入行、草书的书法创作观已然明确,为曾熙、李瑞清碑派金石书风的重要成员。


第二个时期,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抗战胜利。这一时期,他在书学史上的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中国书学史》,书史研究成果对他行、草书创作无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的行草书开始摆脱李瑞清影响,大量临写了《淳化阁帖》和各种传世唐摹二王墨迹,对颜真卿和宋代黄庭坚、米芾等也做过深入研究,在碑帖结合上超越其师李瑞清,取得非凡成就。他取碑的骨法用笔,化入帖的圆融无碍,笔法外方内圆,结字正欹变化,章法大开大合,写出了既不同于古人、更不同于时人的自我书风。


第三个时期,从抗战胜利到他去世。这一时期,他常将二王尺牍、信扎放拓成大字榜书,与前人不同的是,胡小石不仅在笔势、字型上改变了原作特点,还将金石气融入其间,表面上看是临习,实则自家的创造居多。而他匠心自运的行、草书风格完全形成,与中年时期的字相比,更加老辣沉雄。另有一些行书信扎、题跋,则轻松闲静,点划精到,用墨枯中有虚灵之气,与二王的法帖同中有异,体现出他丰厚的学养和诗人的超逸气质。


胡小石书法成就的高度,是建立在他学养的深度和厚度之上的。这一点,对当代书坛无疑是具有启迪作用的。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