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涛个展

  • 展览时间:2013/03/03 — 2013/04/07364
  • 展览空间:成都当代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很多年前,我在西南交大的宿舍里认识了三个美术教师,其中之一就是张小涛。在之后的若干年里,张小涛通过参加不同的群展和举办个展,与当代艺术的现场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在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当中,张小涛在艺术创造上的精力与热情超常,他的艺术总是保持着与现实问题的博弈,这样的艺术惯习与他的老师辈的教育与感染有关,也与他自身的敏感不无联系。结果,即便是观念主义甚嚣尘上的时候,他也十分有效地利用了绘画自身的特殊性,将那些现实所引发的问题转换为符合当代习惯的表达。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也同样肆虐了中国的艺术市场,无论是偶然还是有着某种必然性——我对必然性没有兴趣,之后的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艺术界比之前要冷静得多了,最重要的是,语境的变化总是对人的言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代艺术的场域空气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有不少艺术家产生了恐惧与焦虑,他们的工作的持续直接受到现实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以致创作的心情都发生了萎缩。然而,张小涛总是带着充沛的激情与我无数次地讨论经济危机、语境变化和艺术问题,他感受到变化,但是他没有因为变化而影响他对艺术健康和独立的思考。他不但没有将艺术与现实进行简单的联系,相反,他更多地是去思考:当遭遇现实问题的时候,什么是人在精神层面上的解决方案?这能够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将视线投向宗教形象,将思考转向精神乃至信仰问题的原因。

  这一次,借用张小涛在成都MOCA举办个人展览的机会,将之前批评家关于这位艺术家的文章尽可能完整地汇集在一起,是对张小涛之前的艺术创作的一次归纳与研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研究者来说,有关50、60年代出生的重要艺术家的研究文献已经出版不少,现在,是进一步将70年代出生的部分重要艺术家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时候了,原因在于,在中国新艺术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中,部分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已经构成了当代艺术史中的重要内容,不断编辑出版的这一套丛书正是为了使我们的研究保持充分性与完整性而设置的。

  张小涛是一个充满思考的艺术家,这决定了他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通过写作来思考艺术问题。因此,他是艺术写作方面少有的实践家之一,他的艺术写作的问题深度有时候超过了那些靠写作为职的批评家。本书收集了张小涛写的文章与他关于艺术的手记若干,这类文字在他这代艺术家中并不多见。毫无疑问,艺术家的文字既是我们了解艺术家工作的重要资料来源,也是这段当代艺术史中涉及艺术问题讨论的理论文献的一部分,实际上,他写的《绘画的抗体》、《当世俗化与超越世界的矛盾相遇》这类文章都是很有价值的理论文章,例如《绘画的抗体》,当有批评家幼稚地蔑视绘画的作用的时候,张小涛通过他的写作有力地回应了一些谬论,他要人们相信:在观念与方法的实践过程中,绘画并不意味着失去了生命力,相反,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绘画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张小涛也在影像、动画领域展开他的创作,他将不同的艺术手段结合起来,以构成一个交织着丰富语汇的艺术场域。所以,我相信艺术家的文字能够让读者,尤其是研究者了解到更多的艺术现场的信息。

  与之前我策划的何森、杨冕、洪磊、岳敏君和叶永青的展览一样,展览的出版物分为两项:文集与画册。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整理与研究工程,需要我们点点滴滴地去实施与完成,由王娅蕾编辑的张小涛这部文集能够让我们相信:我们正在向这个方向步步逼近。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