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顶•磁场”艺术邀请展

  • 展览时间:2012/09/14 — 2012/10/08556
  • 展览空间:成都蓝顶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主办单位: 成都蓝顶美术馆

展览简介:


    这是一则与“蓝顶”有关的故事:2003年8月,在周春芽、郭伟、赵能智、杨冕等几位艺术家的张罗努力下,“蓝顶艺术区”在机场路太平寺机场一带的一栋有着蓝色屋顶的旧厂房里(A区)宣告成立。在那个炎热的下午,激情澎湃伴着酒肉美女,拉开了在成都、在四川、在全国、乃至在世界造成巨大影响的“蓝顶当代艺术”大幕。随着这里成为热点并不断升温,迎来送往的客人增多,“蓝顶”也在悄然扩张:B区、C区、D区、E区相继成立,随着艺术家的不断入住(鼎盛时达到六十多人),使得人气不断高涨,其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扩大。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2008年,这些由简易厂房改建的工作室群,经受了包括“5.12汶川大地震”等天灾人祸的蹂躏与考验,虽屹立不倒,但已现重重危机。危机一:周边不断滋生的粗放型家具厂,正在日复一日地恶化这里曾经不错的环境;危机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使得这里极易成为暴雨洪灾的牺牲品(2011年7月3日,超过二百毫米的瞬间特大暴雨,使得多数工作室成为泽国,不少艺术家的创作心血毁于洪水。);危机三:每个艺术区分属不同的老板管理,费用无序乱涨,安全无保障,秩序日趋混乱。危机四:这些工作室修建过于粗糙简易,空气水质污染严重,艺术家无法安居乐业。

    有鉴于此,在周春芽、何多苓等艺术家的积极筹划下,搬离老蓝顶的计划正式启动,并于2009年初在三圣乡荷塘月色畔的二号坡地成立蓝顶当代艺术中心,迎来了14位尊贵的艺术家客人。“产权式工作室”概念,开创了国内外艺术家工作室之先河,也成为新蓝顶二期大规模工作室群修建的法律保障。随后,该中心接管了附近庙山村的一批政府修建的别墅式农房,取名“蓝顶青年艺术村”,开始陆续接纳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如今,这里田园纵横,花团锦簇,艺术与生态的亲密结合,使得“蓝顶”的人文招牌更加熠熠生辉。2011年底,一个将老蓝顶最后的一批艺术守望者搬离的计划悄然展开,他们的目的地就是“蓝顶青艺村”,到目前为止,搬迁工作已经结束。为了表达艺术家“回归”的喜悦和感恩心情,为了彰显蓝顶“磁场”的惊人魅力(其中还有几位来自重庆、深圳等地的艺术“回归”者,他们的到来将会产生示范效应。),我们决定策划、组织这个展览,一为艺术交流,二为亲情释放,三为蓝顶品牌塑造添彩给力。只要有艺术存在,蓝顶存在,“故事”就会延续,精彩自不待言。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