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 -- 黄成春个人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16/08/19 — 2016/09/022017
  • 展览空间:品集艺廊
查看更多详情

品集艺廊将于8/19日晚间七点半(开幕式)–9/2日晚间十点,举办&展出『语言的力量-黄成春个人作品展』。本次品集艺廊将与优秀的新锐艺术家.黄成春合作,呈现作者酝酿已久的个人作品展和一种版画与板刻的语言性、可能性与艺术之美。品集艺廊将于8/19日PM 19:30,晚间七点半举行开幕式,当晚我们也邀请到作者本人.黄成春艺术家举办分享座谈,讲述其创作理念与想法。品集艺廊敬邀也期待您的到来与莅临欣赏!


版画是一门与印刷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艺术,中国古版画就是雕版印刷术中的图像部分。印刷术的产生是出于宗教教义传播的需要,早期运用人工抄写典籍、摹绘壁画的方式,经年累月,耗时费力,这种低效率的复制无法满足当时的需求。当一种复制方法在技术上(刻、印)和物质上(纸、墨)准备成熟后,这种量大、快速复制的技术便应运而生。借助于印刷术获得一等一的图像复制品,在功能上满足了图像传播的需求,中外版画的产生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


版画作为一门借助于印刷术而存在的、具有若干复数性的图像艺术,在摄影术发明和现代印刷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早已丧失了大量传播的功能,特别是在数码技术和互联网普及的当下,随着“复制”“粘贴”的指令,即可在瞬间完成图像的复制,并且通过网络即可抵达全球任何一个终端。


那么当版画不再成为一种图像复制手段而存在的今天,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版画成其为一门艺术?当今直接性绘画作品利用版画印制技术复制、并以“版画”称谓的一类作品,与作为艺术的版画有何样的差异?解答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版画家在使用刻、印技术图像复制的过程中,逐渐创造出适应刻、印技术特性的图像表达语言,这种语言带来了不同于直接性绘画的视觉效果和审美趣味。版画由于对表达语言的转换,形成了艺术语言的独立性,并籍此摆脱了复制的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例如人类早期木刻版画的阳线雕刻,出于对画稿的摹刻,十八世纪毕维克发明的阴刻法,使木刻版画从摹刻画稿走向“放刀直刻”的自由。当今的版画用古老方法和简单的工具,创造出直击心灵的视觉艺术,正是因为版画的艺术语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这也使那一类利用印制技术复制的直接性绘画终不能成为“版画”,而只能是艺术品的“有限量印刷”。


黄成春的版画作品就题材而言,并无出奇之处,多为生活中朋友同学的头像,或乡间野地的风景。然而黄成春的木刻版画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她的木刻语言的独特性,其语言的独特性使平凡的题材获得了一种非凡的视觉效果。黄成春的木刻弥漫着一种野趣,不可真切的恍惚,那些人物,那些景色,似梦非梦,这种半梦半醒的状态,恰恰与现实世界间离,呈现出的是外部世界在心底里的那份触动。黄成春的艺术语言可以追溯自毕维克的阴刻法,这种方法一反阳线木刻的摹刻画稿,极大地发挥了刀触直接传神达意的能力,貌似无羁的点线,在像与意间游走,似像非像之间传达出感觉的真挚。


黄成春的作品在好几次展览、参赛中奖项都有所斩获,作品的个性显得格外鲜明,她的作品的感染力来自于艺术语言的独特性,独具一格的艺术语言获得了动人的力量。由此我想,就绘画而言,艺术语言的建树还是艺术家创作中至为关键的核心。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李仲

2016年8月 川美桃花村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