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畅:“地緣陶瓷”-关于石頭、土与礦物

7014 来源: 淘艺     作者:施畅    2018-10-29 09:45



施畅

1990:生于温州

2010:中国美术学院附中

2014:中国美术学院本科

2017:上海美术学院硕士


主要展览 :


2015:亚洲现代陶艺交流展. 杭州

2016:上海设计艺术展. 上海

2016:“凝器”峨嵋亚洲当代陶艺邀请展. 四川

2016:第十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杭州

2016:InterYouth 国际青年绘画展. 杭州

2016:首届中原国际陶艺双年展. 郑州

2017:第26回 日中交流作品展. 日本

2017:亚洲现代陶艺展. 日本

2017:“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 上海


“《 净土 》 / 《 遗留物 》”是以“陶瓷”视角,对今日后工业现象进行思考。在现代主义工业文明的疯癫时代,如何看待“手工艺”的失落?


作者将不同地域收集的自然粘土, 通过不断翻模复制的工业方式, 强调翻模的本能过程:磨具不断地磨损,精致形象转向模糊形象。在这个过程中, 磨具在与泥土搏斗,工业在与传统手作对话。最终翻制的1000只佛手,不仅显现出来自于不同土地的粘土微观景观,又形成了一个消解又重生的能量消耗场。




《 遗留物 》/  《 Left  Behind 》 2017



《 净土》 / 《Sukhavati 》 2016


《净土》 / 《Sukhavati 》 2016


草图



《溯源 — 取土计划》开始于2015年,作者从地质学的视角来观看“陶瓷”。在人造的混泥土地质网络里,玻璃幕墙、瓷砖、大理石面等等,不仅是地球的表面包括整个人造景观都有矿物质的存在。


自然原生矿物作为一个巨大的陶瓷能源储备库,作者看到了地质面貌以一种类似陶瓷“生成”的状态,记录着自然的力量、时间的痕迹和人类活动的证据。


“沉积物断层”既是一个微观景观,又是一个移动的风景。就此,作者在地质场所里行走,以地缘考察的方式,“卫星定位、采集土样、记录过程、烧成实验”来完成作品。过程中,采集土样成为一种探险的经历。矿物质在亿万年的时间轴里,腐蚀、风化、崩塌,无限循环。这种原始的力量是另外一种生命,一种不同于人l类制造物的生命,是一种不同于工业的冰冷、无生命、标准化的另一种极端。在今日的陶瓷工厂,我们可以触手可及的大都源于工业提纯后的原料,作者试图把陶瓷从过度工业和精细化中解放出来,回溯陶瓷的本能。使之从新成为一种生活和文化的语言和方式。


而取土计划的另一个目的,是想以矿物原料为切入点,寻找被拟像时代抛弃的物质体与物质的历史。在被遗弃的古窑场,考古“黏土”背后,手作的历史、记忆、工艺、以及古代窑工的生活状态与思考方式。以一种追本溯源的方式,反观今日陶瓷。


2016.10.12采土现场


黏土数据库

黏土数据库

卫星定位


展览呈现效果


展览呈现效果 (局部)


迄今为止,在行走的文本记录中,已经采集了杭州地区、温州瓯越流域、福建八闽地区的大量样本。作者将这些样本演绎成一场新的景观,围绕着土地、地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开。“土地”不仅仅是一种质料。这种在地球诞生时刻就已经存在的物质,有着最长久的记忆与可塑性。它极度地灵活,游走在工业与传统手作之间。相信这种“土地”带来的震撼力和能量场,会比观看一场虚拟影像要真实的多。“黏土”带出历史、手作、记忆、后工业景象与生态问题的考量,带出一种追本溯源的渴望。


《kalpa》 2017


这19块碎片来自杭州的钱塘江畔,一座无人问津的小塔。当我发现它时,树荫遮蔽,尘埃包裹。


之后,我用30日去拓印石塔,用30日将石塔碎片化,再用30日大漆保存。把时间、痕迹、过程性作为造像的质料。消解、碎片化作为造象的手段。使之造像行为的一个事件与条件。此时,传统意义上的“造像”,是塑造一个形象。但有时消解一个形象,也是在“造像”,并且在“造象”。梵言“kalpa”,即所谓“劫”的时间观。并非只在于物象生灭的结果,而是在于物界成坏的相续。






《物质地理》是在七天168小时里。我用水、火、泥土在纸本上作画。每时每刻停下来,画面的痕迹都呈现不同的状态与完整性。时间的过程性,记录了自然材料的挥发、腐烂、发酵的始终,以及不同的温度、湿度客观环境影响下,营造的气氛。


对于“架上绘画”这个既定概念,我常常在思考,如何看画?如何作画?如何追本溯源?如何具有能量?……起初,当把画面当成一个容器时, 我想提供一种观看的方式,以及一系列看风景的游移视角。绘画可以在二维和三维之间二维半的空间里生长。覆盖于画面的物质像浅浮雕一样,在这个物理的二维半空间里带出很多信息。


变化的天气、空气、湿度、温度以及自然材料成为我作画的切入点。是来源于这样的经历,当我试图以一个匠人的身份造物时,大漆、陶瓷、造景、木作,这些东方传统工艺制作思维,常常会把不断变化的自然因素带入作品,使得作品会随之不断变化。那么,我想单单从绘画本身去放大这些自然变化的痕迹。把画当成器物,像漆匠一样,一次次反复作画。与传统绘画的完整性观念相比,此时对于过程性的关注,让绘画有了个时间的维度,有了循环往复的气息。


用纸本与自然物、架上作画的方式,是我对于物性与本能的的探讨。而用天气、空气、湿度、温度作画,是我在寻找可控与不可控的边界。用时间的尺度与过程性的视角看画,是我把架上绘画当成一个游离的风景。

《地缘1》2016

《地缘2》

《地缘3》


《地缘4》

《地缘5》

《地缘6》


物质地理1


物质地理2


《 石头的二又四分之一面 》


“石”作为原始粘土的形象,作为一种自然的现成物,它似乎先天带有某种与工业对抗的身份。矿物质在亿万年的时间轴里,经历了腐蚀、风化、崩塌的循环,这种原始动力是一种不同于人造物的生命力量,是一种不同于工业的冰冷、无生命、标准化的另一种极端。而在城市语境中,粘土又以“砖”的状态,成为某种物质载体,显现出行为痕迹和文明遗迹,且带出“城”的历史、记忆、工艺、宗教以及生态问题的考量。粘土常常以不同的身份,存在于造城之开始或终结之废墟里。











数字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