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伟璇:“山居生活一艺术与生命的和谐”
作品1.《澄怀》
100×80cm 布面油画 2012
作品2.《洞天》
80×10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3.《光荫》
90×130cm 布面油画 2007
作品4.《归梦》
50×6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5.《化境》
80×100cm 布面油画 2012
作品6.《化-象NO.1》
150×200cm 布面油画 2008
作品7.《化-象NO.3》
120×150cm 布面油画 2008
作品8.《化-象NO.4》
150×150cm 布面油画 2008
作品9.《幻林》
100×80cm 布面油画 2012
作品10.《幻林NO.3》
110×145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11.《迴响NO.2》
160×18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12.《季风》
50×6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13.《寂夜繁花》
80×10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14.《江幕》
80×6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15.《静线》
60×8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16.《空林》
80×10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17.《林曲》
60×80cm 布面油画 2011
作品18.《林中诗人》
50×6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19.《临水观星》
40×5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0.《流光》
50×6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21.《流萤》
100×80cm 布面油画 2011
作品22.《龙坞山居图》
70×40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3.《梦》
50×6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24.《梦之乡》
40×5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5.《南柯梦》
40×5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6.《平谷秋远》
40×18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7.《青山暮影》
60×8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28.《晴风》
60×80cm 布面油画 2013
作品29.《秋韵》
60×8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30.《森林中舞蹈NO.2》
60×8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31.《山夜》
60×8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32.《树的肖像》
80×100cm 布面油画 2011
作品33.《卧游》
100×80cm 布面油画 2012
作品34.《小河湾》
50×6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35.《炎境》
40×5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36.《遥夜》
50×6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37.《夜的一角》
60×80cm 布面油画 2012
作品38.《夜风》
80×10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39.《影·动》
130×180cm 2008
作品40.《雨季》
40×50cm 布面油画 2015
郭伟璇
作品自述
08年以来这几年我一直在画树、山林,我居住的地方也移到了大山脚下,与山为邻,目之所及,草木有情,这一切似乎有冥冥之中的牵引。在这里,我的生活和我的绘画是统一的。
作品即人,每个人的秉性天赋不同,认识自己很重要。真诚作品如同他整个人的外现,气息、品位、格调、趣味都在作品中了,作品境界即人的境界。创新变成了通达自由之境后的自然呈现。
油画作品是我日常生活对周遭自然世界的感应和想象,带有自己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艺术的兴趣和认识。并希望在绘画中安顿自己的心灵。
选择绘画的道路和绘画的方式,这和先天的性情、后天的教育和人生际遇有关,但面对选择和重新选择的时候,到底还是秉性使然。
鉴画和看人一样,人有天生形貌容颜不一,但最终以风骨气质为要。对于人来说,需要自信、独立人格、修养内涵、精神充实。对作品来说,精气神俱足、独具一格而表现到位得体为佳。
我理想的绘画是能够安顿身心的栖息之所;作画发乎本心,不矫饰造作,不卑躬屈膝。“气以直养而无伤”,艺术和生命不相违,互为濡养。如酿一坛好酒,料好,水好,温度正好,保持静态不被扰动,时间越久酒香愈醇。
看树看林(作品品析)
苏权辉
第一次看到郭的画是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展。郭伟璇的作品《一花一世界》,是三联画,每张是2米x1.6米。
远看的第一感觉是一幅很写实的作品,像是柯罗画的树。画面是比较低调的树林,画的上端和旁边能看见一少片一少片的蓝天。但当我靠近细看的时候才感觉到它的不平凡。树,树叶,风和影子在流动,虚与实的交织产生了幻觉的时间空间,我仿佛像踏进了另一个空间,也许这深林就是另一个空间,另一个宇宙。就像梵高画自己的房间,把我们带进了他的个人世界。郭的画也把我引进了另一个空间。这空间,这空气在流动,这里没有世间上的纷乱,这里有花草的芬芳,这里是春暖花开,海阔蓝天,这里是他个人的精神世界。
微妙的的色彩技法和变化,强而又力的线条是郭的艺术语言,他的线条时而奔放粗野,时而温柔。那些抑扬顿挫的线条吸引着我的目光去感受和体会这个同时空。细看这些线条像是流畅的行草书,仿佛能看见他作画时的情景和感受到他当时的情绪波动。这么大的画郭却能控制自如,可以看得出他有很强的绘画功底和做型能力,也显示了他无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一花一世界》让郭成为罗中立奖学金入围奖获得者,作品被浙江美术馆收藏。
在我看来,郭早期的作品受西方画家的影响比较大,能感觉到格雷考,德国表现主义画家,透纳等对他的影响。但后期的画风是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随着他对中国哲学和艺术的深入研究和认识,特别是他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他的画面是顺应自然,不刻意,自由和写意,最近的画都是这样写出来吟咏出来的。
《江暮》80x60cm的画布显示了无限的空间!气在流动让人感觉到人的渺小对大自然的敬畏!
《归梦人》梦想中的精神家园很遥远。。也近在迟尺。。期盼着顿悟的那一天!
《山外山》山外有山。。。这天的颜色和风的流动,树叶和枝干在大风下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暴风雨前的交响曲。。。
山后面是雨过天晴?还是狂风暴雨?不管它前面是风是雨,那我们得学苏轼的旷达情怀,潇洒超俗的去面对人生。。。这大概是他的诗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所传达的意境吧。。也正是这画带给我的感受!
这画很有力量,没有一片叶子是多余的,它们在空中的飞舞产生了节奏,让观赏者产生共鸣,山外山让人联想到海阔天空,不受风雨影响的的精神世界!这是让人难忘的画!
《寂静花开》很唯美!大树下的一个很潇洒的影子,影子里的人双手张开......让我想到聂鲁达的诗!
《洞天》一种天地人合一的和谐!难道他已经洞悉了天地间的道理?画面进了一个更深的一层境界!感觉气的流动通透!
《邈云汉》无限的天际,繁星点点,晚风吹拂,月下独酌...让我不期然联想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叹。。。但画家在这春风沉醉的晚上跟天地融成一体,充满感情,充满生气和希望!
《清影》感觉到空气在流动,树叶在动。画面的节奏都配合得很有规律很有韵味,比以前的作品更有力量更有深度!
《静山》在宁静中领悟天下之大美,在深山的鸟鸣中领悟生命的本质。郭的作品感情丰富和充满丰富文化内涵!既有宋代文人山水的文化素养,也有现代绘画的丰富表现力和精湛的油画语言!
郭画了一幅叫覺者的画,覺者是指覺悟到人生真理的人。这画说明了他对寻找人生真理的心意!对郭来说,绘画是他对自我追问,对人生真理探究的一个过程,一种心境,同时也是一种个人表现和抒发个人情绪感受和思索的一种存在方式。相见于遥远的银河彼岸!这些画是郭的意境,他的精神家园,这里不存在世间上的纷乱,生老病死,怨憎、爱别离、求不得这里是纯朴的精神世界。绘画的过程让他能进入宁静的精神世界。这里只有和谐和内心的安宁,在这里他能找到真正的净土。
郭很博学勤奋,不仅对中外艺术和哲学有很深厚的研究,对茶道也是专家,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茶的学问。记得有一次和他在喝功夫茶聊天的时候他对我说的话。他说能心无烦恼杂念,能安静画画,喝上一杯好茶就很心满意足了。我猜正是这样的朴素,单纯和学养才能画出这么纯粹感人的画面。
我希望郭伟璇能一直如他愿意的那样安静创作,多品尝好茶。像周作人所说的茶道那样,让看画的人能在这不完全的现实中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郭伟璇,祖籍福建泉州,1974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
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何红舟、陈宜明、孙景刚、王羽天。
现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杭州—北京。
作品曾被浙江美术馆、韩国E'LAND集团等多家机构、画廊及私人收藏。
个展:
2015年 “归林暮影”郭伟璇个人作品展 山朗艺术空间 杭州
2013年 “故山归梦”郭伟璇作品展(双个展) 北京
群展:
2015年 “1+1认识你自己”NO装网艺术家联展 北京
2014年 九月.人文——浙江油画作品展 宁波美术馆
2014年 良渚君澜艺术节 杭州
2014年 “薪火2014”青年艺术家油画展 杭州
2013年 “你的世界“——2013当代艺术 weibo大展 北京
2013年 明日之星—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杭州
2013年 “贴地飞行”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杭州
2013年 杭州艺术博览会 杭州
2013年 “薪火2013”青年艺术家油画展 杭州
2012年 @宋庄美术馆--2012首届当代艺术weibo大展 北京
2012年 “三国演义”优秀青年艺术家联展 杭州
2011年 “薪火2011”优秀青年艺术家油画展 杭州
2009年 罗中立奖学金获奖作品展 重庆
2009年 中国美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杭州
2009年 获得E'LAND研究生优秀毕业创作奖学金
2009年 作品《一花一世界NO.1》被浙江美术馆收藏
2009年 “巨人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北京
2008年 中国美院“世纪之星”油画展 一等奖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