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海 船韵 龙骨阵
二0—0年期间,重临粤西电白博贺港;唤起了很多回忆,那是五六十年前;我首次在这里见到大海,首次出门采风,首用水彩写生的情景。阔别大半个世纪,此行出乎意料之外,发现了大批鱼船正在拆卸,找到了大批龙骨,是其他渔港所少见。
龙骨,其实是指船的脊梁所在,最大的一条木方,为了防腐,渔民涂上了传统的朱红及湖水蓝色的油漆,格外鲜艳醒目;龙骨,也有泛指破烂班用的木沿,光荣,「下岗」。人或物,有生老病死的规律,船似乎像战士一样,追随着人类而尽忠职守,最终还要回到自身的原材料,搭桥,铺路,做燃料,或供时下沆行的船木作装修或家私,剩余价值颇高。
吾国虽然以农立国:先民却最先是渔猎起家,商周青铜器皿中纹样,不乏有渔船图案。汉代出土陪葬的陶明器中:就有立体的船和屋。众所周知,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 ,河中有木结构楼阁式的大船;而明代,郑和下西洋,更显示了海洋文化的高峰期。
老子说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老朽所到之处不是大自然,便是原生态之地,穷山恶水,破车,旧屋,烂船,住家艇等,曾经与我们一起,「同舟共济 」,多少有点感情,现在能幸运的留在大地,我企图寻觅这些旧物的特殊美感而表现出来。
作家王蒙曾说,艺术创作是,「瞎子摸象」 ,在下颇有同感。时下现代艺术,都在钻硬邦邦而冷冰冰的「牛角尖」,而我却在寻觅软绵绵而温馨的「尾巴尖」 ,老朽不怕风险在前,争取的是大器晚成,要的是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画些「四不像」的间接性绘画,现正迈向千帧大关,有空熟读中国历史,听听国际时事的评论,以便在年老色衰情况下,增加一点点智慧。
曾有一位学者被问及,中国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局势如何自处?他说:我们不能不在意,也不能太在意,问题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做强,做实。我每当听到此语时,不自觉的加上句『做绝j。做人吗,应该有胸襟和胆量,取法乎上得法手中,要求高一点并不是坏事。
- 标签:
- 船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