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在外婆家的夏日童年里,匍匐于树间倾听枝叶的颤抖,在花草虫鸣的低吟中,开始青涩的遐想,犹如一枝花苞摇曳在清晨的阳光下,等待开放,享尽那弥散在周围的香。何枫用淡淡的水墨讲述人生的变更,如此优雅从容地描写一曲成长的咏叹调。
也许大多跟浴室脱不了干系,何唯娜的画面总被灰蒙蒙的水气笼罩,妖冶暧昧的花朵、张口呼吸的草莓、奇异怪诞的红色泡泡…..但这些物在人类的环境中似乎被施了法,不按正常规则出现,形体的夸张与重组让它们看起来犹如中了魔法的异类。
女人虽忙于平平淡淡的生活,奔波于习常事物之端,却也乐此不疲。因为她们是感性而又敏感的生物,有着自己观看的独特视角,这样的女人天生适合创造。
两个感性女人不期而遇……
这就是“ 美丽的邂逅”展览的诗情画意的描述,展览是由满开慧策划,将于2010月7月3日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3+3艺术空间展出。
展览从女性的视角来带我们观看艺术的世界。读何枫的水墨人物作品,很难不被其中那种女性化的温和气质所深深打动。不同于工笔人物画表现的那种纤毫毕现的精巧之美,何枫大多以简约的轮廓与随意的笔墨来塑造她笔下那些安详纯真的年轻女性。观看何唯娜的水墨画要有点儿耐心,要边看边思量,画中的形象会慢慢凸现。画面会展开一些故事,我们会感受到讲故事人的心绪,那种心绪随着画中物相,浸染我们的心灵,直到进入浓密化不开的境界。
在何枫的作品中,并没有多少学院教育带来的传统绘画样式痕迹——构图均是十分饱满且随意,块面笔触的大量运用将线条巧妙地隐藏其中;但是细看笔墨之间的渲染和画面肌理效应的安排,又隐隐可以看出作者有着良好的驾驭绘画材质和笔墨语言的能力。作品中的女孩都有着单纯的眼神和安详的面孔,以一个恬静安稳的姿势沉醉于一个静谧的世界之中,通过抽离人们对真实世界中某一情景的瞬间感受,从而产生形而上的情感升华,非常自然地使观者产生了意境的共鸣感。那种感觉是似曾相识的,可以是久远前某个夏日邻家女孩的一个青涩的笑容,也可以是某个雨天站在门口等候的一个温柔的身影,一切一切犹如昨日重现,与你的生活也许没有重叠的“面”,但是一定有一个相交的让你感动的“点”。
何唯娜的画面很少采用通常那种让视线聚焦于画面一点的模式,不以夸张的形式和符号象征突入观者视帘;作品尺幅也与平常画幅相仿,不以巨大的幅面制造强迫效果……但正是在这些不大的画幅间,她画出一些微小而精致得需要屏气搜寻的人和物,这些人和物都笼罩在神秘雾蔼之中……幽深,诡异,令人惊讶。
何唯娜水墨画中形象和气氛的特殊,源于她在绘画上的个性化追求,她的创作目标与大部分水墨画家的取向不同:虽然她也讲究笔墨形式的效果,但并不满足于“笔墨”形式的传统尺度;虽然她的画总是包含着一定的文化观念,但她不停留于将文化的特质简单化为纯粹的意识形态。她也不会为了迎合市场的口味而改变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因为她从来不会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而改变自己。尽管画家的立场和态度,表明了一种基于个人经验的表达的方式,它和传统意义的绘画表达有很大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仍然处于绘画史大框架之内。她选定的水墨媒材以及平面描述方式,使我们可以在“绘画”的世界谈论何唯娜的艺术。
何枫始终保持着其作品的审美基调不变,以一个温和的切入点——女性视角,表达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主张。以其率真的笔墨,坚持塑造着艺术家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何唯娜使用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象征,进行移换,为自己的表达组织新的象征和比喻。从时间的维度,从镜子反射的影像,从台阶、管道的延伸,从这些角度和途径,来表达她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