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于画 -- 绘画作为一种态度

  • 展览时间:2011/06/18 — 2011/07/07571
  • 展览空间:圣之空间艺术中心
查看更多详情

  在文化精神的层面上东西方艺术将在哪里相遇?今天,在这间展览室里,四位艺术家将用自己的作品来解答这个这个看起来难以解决的命题。


  东西方艺术只能在哪里相遇

  美国当代哲学家兼艺评家亚瑟-丹托先生平素喜欢谈论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雕塑“布瑞洛盒子”,因为这个案例能够十分清晰地说明在哲学范畴内艺术和非艺术的界定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有名的关于艺术作品认定的公众案例。在这个著名的案例中,安迪-沃霍尔的这个作品的身份认定是由海关做出,并由加拿大国家美术馆确认的,最终被当成了一件普通商品征税)。

  不过,丹托的理论也许在中国文化的氛围里并不适用,因为这一理论很难用于解释和定义中国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齐白石的大多数作品是应顾客要求而作,价格是由作品尺寸和作品内容的难易程度所定,与任何广义上的其它商业行为并无差别。并且,齐白石所画的对象有很多都是相同的,因为任何改变都有可能会冒犯欣赏他的顾客,所以,他的绘画技巧在很长时间内几乎没有大的改变。然而这种与谋生方式相辅相成的艺术创作并不影响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因为齐白石对艺术的理解是真诚的。

  上述两个例子为我们引申出的是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在文化和哲学的领域里,可借用一句中国谚语来形容这种差异的鸿沟:“鸡对鸭讲”。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以丹托的理论在中国哲学文化领域工作的艺术家们是何等艰难。所幸,东方和西方艺术市场使用的是相同的市场语言,否则,中国的艺术家们真是看不到任何交集的希望。在中国,丹托先生们要么只能放弃他们的哲学思维模式,要么退出中国的艺术市场。很明显,他们已经做了决定。不管怎样,这都是那些和艺术有纠葛的人们所必须面对的命运。难道中西方艺术就将永远这样失之交臂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就是“不”!那么,在文化精神的层面上东西方艺术将在哪里相遇?在这间展览室里,四位艺术家今天将用自己的作品来解答这个这个看起来难以解决的命题。而这个答案的关键词就是“真诚”。

  “真诚”是当前在北京的许多画廊业者和艺术家所缺少的。因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这里是由拍卖价格所决定的,而不是由艺术作品的内在品质所决定的。众所周知,真诚是一个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就在这间展室里,我们看到了久违的对艺术的尊重和对艺术本质的追求的精神。四位艺术家在过去的几年内都沉迷于艺术的劳动中。在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共同点,也不准备有什么“画派宣言”,只有激情,还有沉醉。这个激情就是对绘画的激情,这种沉醉就是对绘画艺术的热爱。确切地说,用“沉迷”来形容是最恰当的。在这里,我们不去谈论思维艺术家在学术的层面上取得了什么样的艺术成就,或者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竞技场上获得了什么样的冲击。重要的是,他们以各自的作品在当代绘画艺术上树立起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这个起点,这个起点的标杆是对艺术纯粹的信仰,这个“信仰”就是“真诚”。可以无愧地说,从拿起画笔那天开始,四位艺术家就一直用真诚来作为标准,醉心于画至今。


圣之空间

2011年6月18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