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暗面 -- 何塞-马利亚-卡诺作品选集展

  • 展览时间:2013/10/12 — 2013/11/10714
  • 展览空间:大未来林舍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何塞-马利亚?卡诺,近年于英伦欧陆最受关注与支持的重要当代艺术家之一,其作品惯与 David Bailey、Damien Hirst、Jeremy Deller 等当代艺术家齐名展出,并获世界重要艺术收藏家如纽约权威收藏机构Elena Forster Collection与Mugrabi Collection、台湾国巨基金会、美国总统欧巴马、世界知名画廊创立人Wirth夫妇、西班牙国际银行、布拉格DOX当代艺术中心等收藏。此次在大未来林舍画廊展出,是卡诺继多项国际各地重要个展后,首度在台以个展形式发表,备受国际各界瞩目,将成为台湾与国际当代艺术间的一次重要交流。

  I’m not an artist. I’m a fax machine—— José-María Cano

  1959年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卡诺以流行音乐艺人身份,闻名于80年代的欧洲和拉丁美洲。直到2002年左右,他才重拾早年对于艺术的学习和热情,投身创作,以热蜡画(encaustic)作为他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首度在台个展,展出艺术家多个重要作品系列──以「华尔街日报」的全球政经名人肖像插图为素材的《The Wall Street One Hundred》以及《The China 10》作为展览主轴。在卡诺作品中,观者多可轻易地指认出各种现成图像的挪用,取材来源也许是报章杂志的一角图像、图文并茂的情色广告、或者艺术家私密的文件纪录等。卡诺以图像的挪用再现,延伸60年代「普普艺术」的复制概念,甚至是类似「照相写实主义」的观点,将原本篇幅极小的剪报高倍放大,手绘再制成超大比例的热蜡画作。2006年,卡诺与「金融时报」艺术专栏作者Anthony Haden-Guest的谈话中曾自述,「我以直接的复制作画,临摹每一封信。那就是我的作品──揭露一切是如何运作的。」于是,复制──或更正确地说,选择性的复制──成为他创作的观念,而绘画只是中性的载体,承载着卡诺对于当代文化的各种讽刺与幽默。本次展览,将同时展出卡诺复制Haden-Guest以他为题,发表刊登于「金融时报」的〈Why it pays to have an eye on the market〉文章剪报的重要作品。

  在卡诺近年的创作中,「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一直是他重要的讯息来源与艺术文本。在《The Wall Street One Hundred》以及《The China 10》系列中,卡诺以全球政经名人的肖像剪报为复制元素,并任意裁切肖像周边的专栏文字,无视前后文阅读的断裂。艺评家王嘉骥称其系列作品为「一种人物类型学的观察与收集」。藉此,卡诺宣示了艺术家在自己作品当中的第一人称角色,并以个人观点的文本选择,透过创作再现人生,再现艺术家对于当代社经的个人论述。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