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第二届美术文献展

  • 展览时间:2007/10/09 — 2007/10/29578
  • 展览空间:湖北美术学院 (中国 武汉市)
查看更多详情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说,2004年在武汉举办的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无疑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前瞻性的艺术盛会。湖北武汉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策源地之一,先后出现了《美术思潮》、《美术文献》等学术刊物。《美术文献》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介,几乎涵盖了十年来所有的当代艺术现象与潮流。在杂志创立十年之际,由其编辑团队策划了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首届展览的宗旨是“经典性、学术性、前沿性”——旨在回顾历史经验,研究文献性资料,并建立一个为国内外艺术界所关注的学术平台。展览汇集了112位艺术家的200多件代表作品,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国际化潮流中当代中国社会本土化生存的综合场景,是对十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次盘点。作为首次在武汉举办的美术领域的高规格展览与学术活动,展览受到了各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上万名观众,同时有十多个外围展开展。

  策展背景

  从当年尚处边缘的前卫美术运动,到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崛起和泡沫,当代艺术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它在今天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伴随着全国各地各种当代美术馆、艺术空间、画廊和双年展的崛起,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各种场合。应该说,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时代正在到来。在从边缘到中心的移动过程中,很多当代艺术原有的试验和探索被遮蔽;伴随着过去几年当代艺术市场的全球崛起,当代艺术也面临着体制化和泡沫化的危机。但是正如保罗?德?曼所说“所谓前卫是从边缘向中心的永恒移动”,前卫,它不是一种风格,也不是一个终极目标,而是一种状态。当二十年前的前卫风格实验成为艺术市场认可的商标的时候,今天艺术的前卫恰恰就体现在那些被市场和主流所遗忘的观念性。

  历史的机缘,使湖北武汉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前卫艺术和文化精英运动的一个策源地。也正是因此,在今天,第二届美术文献展的举办和延续便具有更多的文化象征意义。在当代艺术市场已经白热化的今天,本届美术文献展希望能够从当代艺术史和当下话语的边缘出发,重新寻找那些观念和前卫的片断,从而从当代艺术的前卫性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将那些被体制化和泡沫化所遮蔽的、散乱的历史线索重新组织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既是文献性的,同时也是面向未来的。

  展览主题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将第二届美术文献展的主题定为:

  “观念的形态:1987-2007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念变革”

  本届美术文献展的主题的根本用意是在当代艺术被体制化和市场泡沫化的时刻,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中那些具有独立实验精神的创造,并从20年的历史中寻找这些观念实验的来源。本届美术文献展并非完全历史性地呈现过去,也并非简单地呈现当下,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呈现现在和过去之间那些被遮蔽和忽视的关联。作为策划者,我们希望在这个主题下,本届展览能显示出这些独立于当下蓬勃但并不令人骄傲的艺术市场之外的艺术家及其语言和观念的试验。我们希望呈现这些当代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特殊的个性及其不间断的发展。他们的创作独立于那些无可避免的全球化艺术市场、肤浅的主题化国家展览以及在某些双年展上常见的所谓的国际性艺术之外。他们作品的内容及其形式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反映出艺术家在当下复杂的城市和社会环境中的风险和境遇。他们的风格体现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不同的年龄特征,这意味着他们融汇贯通了传统和现代媒体形式。作为当代艺术家,他们的艺术不仅是对抗,同时也是一种连接和沟通。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重新将我们的目光从已经沦为商标的风格和符号中转移到观念性、前卫性这些当代艺术更为本质的层面中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