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骑士艺术
策展理念Curatorial Statement
青格乐图(中国, b.1985)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现工作与生活于上海。他在牧区的成长记忆间接影响着创作,城市与草原、自然与人为、激情与理智...成为其画面中永恒对抗的矛盾力量。疫情后,他将目光聚焦于游牧民族“三颗石头”的故事中,以探讨当代生活的本质和真相。他的思考从宗教哲学出发,又落回于我们生存的大地,对城市文明进行观照与反思,在创作中试图寻找城市生活跟游牧文明之间的共性与冲突,以及现实与想像界限的平衡点。作品先后于中国美术馆、陕西省博物馆、今日美术馆与西安美术馆等展出。
展名“鼓蹄远”,“鼓”象征游牧民族的文化仪式与萨满的灵媒角色,它透过敲击连接自然与人类、过去与未来;“蹄”则是草原上自由奔腾的马匹的象征,代表着游牧文明中的力量与流动性。“远”不仅是空间上的广袤,也是时间上的悠远,寓意对历史与精神的追溯。尊崇万物有灵的萨满,以敲鼓接应神灵 ,鼓声代表另一纬度的马蹄声骑马过来 ,再敲鼓马蹄声远就是送行骑马回去。青格乐图的创作深深扎根于草原文化的记忆,承载独特的诗意。
蒙古游牧民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千年的东胡匈奴等游牧部落,以草原游牧为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萨满教是蒙古游牧民族的原始信仰,是一种基于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思想的信仰体系。萨满透过敲鼓、祈祷和舞蹈与灵体对话。青格乐图的创作灵感源自于游牧民族的血液,“三颗石头”指的是用来支撑锅具的三块石头,这些石头围成一个三角形,形成临时的火炉或灶台,既简易又实用,适合游牧民族随时迁徙的生活方式,三颗石头代表“天”、“地”、“人”位一体的思想,“火”是生命的象征,“骑士”、“飞马”及“英雄”在史诗《江格尔》中象征力量勇气与智慧,这些元素并非具象叙事,而是能量的象征,构筑出他特殊的游牧民族美学风格。
青格乐图的创作以矛盾与张力为核心,能量是他创作的关键词。城市草原、自然人为、激情理智,这些矛盾不仅体现在他对游牧文化与城市文明共性的探索中,也贯穿于他的个人生活与创作实践之间。透过自由的挥洒涂抹与色彩的情绪化表达,他在绘画中寻求能量平衡,在现实与想像之间建立桥梁。青格乐图认为,绘画是一种跳脱现实的行为,在涂抹与叠加中,他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无论是草原上的游牧故事,还是萨满的仪式感,他以绘画将这些文化意象转化为视觉符号,他选择矿物颜料创作并自行制作其颜料,这些颜料源自大地,他将这些天然颜料应用于多层粉底布上,透过精心的涂抹与渗透,营造出深邃的视觉效果,在画布与板面上贴纱布做底,使颜料更牢固地附着于画面,矿物颜料的颗粒感与光泽不仅赋予画面独特的质感,呼应草原的荒芜与辽阔、自然的永恒与未知,呈现出神秘的东方朦胧美感。
2025个展 “青格乐图:鼓蹄远”(Chingltu: Distant Gallop)将展出艺术家近期新作,《蜂马》由6张画布组合而成的大尺幅作品,以蒙古神话和史诗故事中的「飞马」意象为灵感,象征蒙古文化中与自然和神灵的联系,是灵性力量的化身。作品《缝隙》则描绘母亲家乡一座以鸿雁命名的湖泊,昔日的绿洲湖现正因人类活动而面临干枯的命运。《传说》火,在萨满教中被视为神圣之物,带有传说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是具有灵性和至高无上的象征。《鼓蹄拓扑》则以骑士的外在形象注入强烈的能量传递。
“当高山还是小土丘,大海还是小池塘,有个叫宝木吧的地方,国王就是英雄江格尔”,当鼓蹄声远,仿佛我们被吸引走向那个神秘的国度!青格乐图的创作超越了对草原风景或游牧文化的简单再现,启发观者以诗意浪漫的角度,深入探索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灵魂与信仰之间的和谐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