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工智能重塑艺术生产的今天,迭代可以理解为艺术家在创作上是油画刀的反复刮擦、层积,思想上是一种创作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进化。乌托邦是艺术创作的精神世界,具有艺术家的情感和纯粹表达。刘建明兄的创作实践证明,艺术家的价值正在于将迭代转化为创造力的进化引擎——如同算法代码的自我进化。而乌托邦作为对抗技术异化的精神堡垒,也是熵增时代的视觉抵抗。
纵观本次展览的所有作品,艺术家创作的《异质生长》《关于我们的寓言》《临时演员》《等待黎明》《问题制造者》《模特》等,这些作品对比之前“城市机体”系列,从早期的质感实验逐渐转向图像、问题、观念的表达。按照朱良志的说法,就是探索人内在的生命体验、生命真实,并把这种真实涂抹在画布之上,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在解构与重建的平衡中,探索不同环境的触感,建立起独特的艺术修辞。这体现的是一种笔触间的诗意栖居,是艺术家油画中的精神原乡。
今年2月份,在艺术家工作室,他提到“不会因为已成功的作品大受追捧,就对其风格进行持续复制。”他这种艺术品格难能可贵、实验探索精神很值得称赞。所以他的这种艺术“迭代”提醒的是:在创作中突破自我,避免绘画的思维陷阱,陷入囚徒困境。按照刘建明的说法:“把自己最鲜活的生活状态展示出来”。当然,艺术就是寻找自身的情境或状态,并不断的变化和更新。建明兄曾说过:每张画面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一个独立的情境,也是日常生活当中碎片的转化。这是当下很多人的一个状态,他只是把这个状态转化成一种视觉的方式呈现。而艺术家的乌托邦世界,看似美好却充满挑战,他们需要一遍一遍的推翻自己,反复的去锤炼或者反复的去打开一种未知的领域,这个对于一个人、一个个体来说是非常勇敢的一件事情,因为他需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圈,需要放弃或者是暂时的割舍一些自己可能已经拥有的优势。
所以,我们看到刘建明本次展览作品,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作品中游走于具象与抽象的临界地带。不光是一种绘画的形式和一种面貌,或者是某种模式的一种展现,更是他整个创作状态带给我们的一种新鲜感或者一种真实感。在这些作品构筑的视觉迷宫中,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审视。
柏洪
2025年3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