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悬停,再响 王成婧个展

  • 展览时间:2025/03/16 — 2025/03/3183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前 言


王成婧的艺术实践以记忆存续为核心命题,通过架上绘画的物质性探索与数字媒介的技术实验,构建出独特的创作方法论。她的作品既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空间异化的病理诊断,也是对技术时代记忆载体转型的理性回应。在传统技法与数字算法的交织中,艺术家揭示了记忆重构的复杂性及其背后的认知革命。

王成婧的绘画以“破坏 - 重建”的行为形成了一套特别的视觉语法,她手工涂刷混合石膏的胶质层,利用材料干燥产生的自然裂纹形成底层结构。这些物理性裂缝成为后续创作的触发点,引导着丙烯颜料的堆砌与刮擦。艺术家通过反复覆盖与刮除,使画面成为记忆激活的场域。每次破坏既消除前序图像,又通过底层裂纹的暴露召唤深层记忆。通过材料实验、过程痕迹与视觉结构的系统性设计,构建了一套独特的绘画方法论。她的创作突破传统架上艺术的平面叙事,将绘画本体语言推向物质性与时间性的深层探索。

《终点返始》项目更像是一场关于声音的田野调查,穿梭于渡轮的汽笛、地铁的震颤、街角小店的喧嚷之间,王成婧收集城市生活中易被忽视的声觉碎片,将公共空间的物理振动、私人对话的日常切片、社会议题的真实记录转化为动态的3D视觉语言。这些图像并非声音的简单转译,而是通过算法与直觉的博弈,让声波中潜藏的情感温度与生命经验显形。当麻将馆的碰撞声与校园广播的电流杂音在虚拟空间交织,当拆迁废墟的轰鸣与婴孩的啼哭在像素中纠缠,那些被技术进步碾碎的生活痕迹,能否在数字重构中获得新生?在技术解构一切确定性的时代,生命的本质恰藏匿于那些无法被规训的偶然、断裂与脆弱性之中。那些瞬息生灭的声画胚胎,最终在算法的混沌之海漂浮成一座记忆方舟,载着人性的温度驶向未知的永恒。

王成婧的互动数字艺术作品《南新街55号》以参数化引擎为工具,通过观众对人口、建筑、环境比例的实时调控,将“原真性”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动态博弈。作品以她的老家济南老城区南新街55号的消逝为原型,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了一个关于记忆、权力与技术相互撕扯的剧场,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原真性”的复杂命运,它既是被资本逻辑肢解的对象,也是数字技术试图重构的认知实验。当推土机的铁爪碾碎青灰瓦片,当玻璃幕墙的冷光吞噬方瓜藤的绿影,城市更新的暴力远超越物理摧毁,它本质上是权力对日常生活的认知殖民。《南新街55号》折射出了这场认知殖民的深层逻辑,资本不仅清除物质载体,更通过空间重组抹杀身体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将“栖居”降维成“消费”的附庸。

王成婧的艺术实践搭建起连接物质记忆与虚拟现实的桥梁,当绘画叠加的肌理与数字的流动彼此渗透,艺术不再是单纯的表达工具,而成为抵抗消费异化的生存本能。在推土机碾压的缝隙中,她的作品为消逝的生活痕迹构筑起可触摸的诗意空间,让被时代遗忘的日常经验获得重生的可能。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