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艺术中的第二性
看到“第二性”这个概念很多人就会立刻联想到波伏娃于1949年写的那本享誉中外的《第二性》,这本书被称作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今天距出版这本书已有76年,在这76年里,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在波伏娃那个年代被称作是第二性的女性,在今天已不再是“由男人来主宰”的女性。也正是因为发生了这种变化,才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今天的女性。
本次展览展示的300幅作品是来自于17位女性的创作,她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命阅历,但她们却有着相同的精神特质,那就是她们超越了知识经验的束缚,将自己的心灵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也正是因为有了她们这些真诚的表达,才让我们看到了不曾被大家看到过的女性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
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既然是后天形成的,就意味着第二性女性并非是不变的,真正不变的应该是先天的本性。女性是如此,男性同样也是如此。导致男女在后天发生改变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不得不进行的创造,也正因为不断地创造才导致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思维方式的不断改变。
在传统社会,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任务主要由男性完成,女性主要承担孕育后代的任务,这并非是人类的设计,而是自然的安排。这种安排迫使男性在生活资料出现短缺的时候不得不进行创造和发明,而对于女性却不会有这样的要求,也正因为此才使得男性在社会文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也正是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女性不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成为一种认知、分析和理解的对象和客体的存在,甚至于为女性的身体制定各种审美判断的标准。这种思维定式一旦形成,不仅仅是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同时也让男性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传统人类的主体思维开始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正如马斯克所说,“在AI面前,人类智力根本不值一提”。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找回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我们在此关注女性创作的原生艺术作品,并不是为了否定男性的思维,而是希望让大家了解在由知识概念构成的传统主体思维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称这种思维叫非主体性思维,即自然的思维。
对于这种自然的思维,它本来一直都存活在人类的基因之中,今天的人类之所以对此会感到陌生,是因为人类不断创造的文化遮蔽了这种思维。原生艺术之所以在今天又重新受到关注,恰恰是因为人类过度的创造发明使得我们越来越远离了自己生命中的自然。虽然在原生艺术世界中也从未缺少过男性的身影,但我们在现实中发现,随着生产力的疾速发展,今天的女性已无需再像她们的前辈那样通过不停地生育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过去数百万年的生命体验却让她们保留了丰富的自然智慧,也正因为具有这样的智慧,才使她们在今天能够为大家孕育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