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记得大约在2009年,于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的毕业展上,我初次结识了张珂,并被他的几幅细腻入微的丙烯作品深深打动。那时的张珂很年轻,相对比较另类的是他大学时期学的专业是生物。此后近二十年,我们亦师亦友,向着各自的艺术理想前行。
人总会长大变老,现在的张珂变得更“野”更随性,也更真实。当大家在焦虑自身问题的时候,他却开始栽花、养鱼、种地、建房、越野、品红酒、抽雪茄、谈恋爱……没有一些野性与胆识的人是很难如此随性,这让年过半百的我,不禁惭愧。张珂现在的作品,没有宏大的主题,明确的叙事,也不刻意迎合市场,唯有对绘画创作的真诚与执着。他笔下的,多是一些平凡的人物与场景,少了早期创作的怀旧元素和调侃趣味,多了直接的面对和审视。
从事业角度看,张珂只按自己的意愿简单地画画。从生活角度看,他热爱生活,野性十足。他的朋友圈看似杂乱无章,却符合他对生活的热爱,让他对现实与存在有了更多的思考,因为野性让他放下很多不必要的牵绊,简单又自信地面对生活。
回想起我们一起写生的日子,张珂独自一人在海拔4300米的雪山上写生,在无人的野地、丛林和废弃的厂房中独自挥毫的场景,没有什么宏大而现实的目标,只求曾经拥有的感受。就像他的新作《杉林系列》《蕨系列》《怒江畔》《柏树系列》《木材厂》《马厂长》等,用最简单的方式,记录下生活的点滴。也许发生在张珂身上所有的变化是一种顺应自然与时代的境界。
陈流
上一篇: 艺术家王彦鑫、袁仲屿交换驻留成果展
下一篇: 十七岁我们无所顾忌:吉勒·卡隆摄影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