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
(一)青春涌动
“1963年7月,我成为上海支疆知青的一员,19岁到兵团农一师在塔里木深处的团场,开始书写青春激情的一页。我的绘画基础是在上海中学时期铺垫的,而我的绘画创作能力是在新疆的工作中得以成长的。”
本单元以作品和照片文献的形式,讲述吴烈勇先生“由沪入疆”知青身份转变及人生经历转折的双重故事。作品选取分为两部分,一为上海高中时期的作品,以素描、速写、水粉为主;二为初入新疆后的素描、速写及两幅主题性历史题材油画作品。
(二)静水深流
“艺术教育不应该去追求短期的功利目的,它应具有潜移默化的远期效应特征,更多的像植树,好几年才能见果实,甚至几十年才能成栋材,百年大计成林荫。”
本单元以作品、照片、教案本、速写本及自制老画箱、颜料、画笔、旧眼镜、望远镜等实物,讲述吴烈勇先生自学求艺的艰辛过程和严谨教学的教育生涯。并配以教学实景搭建的方式,还原课堂场景,强化其身份属性与作品气质的关联。
(三)悄然绽放
“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达到画面表现的整体感是我们必须追求的东西。当你能找到符合你内心情感需求的,你的精神得以寄存的物质形式时,你就获得了自由。”
本单元展示吴烈勇先生荣获全国美展及单项展的重要作品及配套创作草图,突出其艺术成就,并彰显作品深刻的人文内涵。在展陈及灯光布置上,按照作品调性有意识地降低整体空间照度,塑造暗场场域氛围,并辅以切光灯照明画面,突出“黑影强光”视觉效果。
(四)精神隐喻
“这是一群自古以来坚守在帕米尔高原门户的塔吉克人。人似山水,山水似人,在塔什库尔干所获得的强烈感受奠基了我的艺术情怀,孕育了我以后一系列的创作。”
本单元在展厅四周玻璃展柜,集中展示吴烈勇先生表现当下塔吉克人现实生活与精神状态的系列作品,透析其在题材的选择上区别于西方古典绘画图示单一象征性的理想化人物,以朴实、真挚的情感和手法表现现实生活,流露出的浓郁现实主义风格和抒情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