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水墨画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各种以水墨为主题的展览更是数不胜数。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水墨画的兴盛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所谓的文化自信心;隐蔽的根源其实是背后的资本推手,是商业目的在作祟。两者合流,客观上造成了水墨画的繁荣假象,许多人乐于浑水摸鱼,各得各的利益。对于一窝蜂现象,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过评说,在此我想指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不能以牺牲艺术为代价,牺牲艺术家的真实追求为代价——尤其是身处其中的艺术家,企图获得越多,最终失去越多。在某种程度上,我比较赞赏那些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人——执拗、自我和坚定是他们的唯一依靠,他们不像那帮聪明人,转风使舵,投机取巧,把工夫用在创作之外。那帮人的路径是:从小名到中名,从中名到大名,从大名到死后无名。
由此,我得谈及山东画家李忻峰了。我与忻峰认识时间不长,对他的事迹只限于我们聊天时获得的一些了解。然而,他对画画的执着和热情令人感动,甚至可以说,忻峰是我见到的少有的视画画为信仰的人。话得说回来,并非所有痴迷于画画的人都可以交出让人满意的成绩单,正如袁枚论诗,才、力、识、胆,四者虽缺一不可,但才华摆在首位乃是被文艺史的实绩所证明的。忻峰不是那种才力外露的人,他的热情与执着是在含蓄与内敛的控制下,形成了张力,使人感受深切却又毫无行迹。我和忻峰谈过水墨现状,他的言下之意是,每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外部干扰,关键还是自己的内在世界是否完整,是否自足。这与忻峰的身份有关。他和我一样,长期呆在教学岗位上,职业特点显而易见。作为老教师,忻峰的创作或多或少受到教学工作的影响,譬如:观念、技法、以及表现性等等,课堂是一张网——这一点我感触颇深,形成了天然的小世界,我不知道这个小世界在忻峰那里究竟是祸是福?就我的经验而言,抵御这个小世界的压迫和困扰是非常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