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之界——现实与幻想的继承与探索

  • 展览时间:2024/11/28 — 2025/01/27144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展览前言

继承与探索

19 世纪末出现的现代主义追求内容的独创性和形式的纯粹性,强调艺术内涵的“自律”和“深度”,而 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则解构了这些概念,提倡创作的多元和跨界,质疑艺术的“高尚性”和“真理性”。这两个时期是有史以来艺术理念的探索和艺术形式的实践最为繁荣的时期,亦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后现代艺术发展至今,艺术在文化背景、观念思考和内容形式上呈现出万花齐放的状态,但对于艺术主义(哲学思想)与艺术流派(视觉范式)的明晰定义和规范创作则逐渐弱化。在未能形成新兴且系统的艺术主义和流派之前,我们认为:关注当代艺术家及其所偏向的主义或流派之间的继承与探索是意义非凡的研究方向。基于历史的维度看待当代艺术家的思考与表达,将使得我们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价值所在。我们相信,通过在此方向持续地探索与研究,能找到具备新的艺术史意义且影响深远的艺术家和群体。 

现实与幻想在艺术的漫长历史中,现实与幻想的界限一直在被艺术家不断突破与重塑。从现实主义的具象追求到抽象的符号探索,从表现主义的内心激荡到超现实主义的梦境奇异,艺术家们在各种风格中持续地诠释现实、构建幻想、表达情感或质疑世界的本质。本次展览从基金会的收藏中选取了“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四个不同方向的当代艺术家及其经典之作,邀请观众共同探究和思考上述艺术流派在当下的状态和意义,同时展示艺术在虚实之间不断变化的历程。表现主义关注内心世界,放弃了对外在物质世界的精确再现,通过强烈的色彩、扭曲的线条和夸张的形式表达情感和主观感受。它展现了人类心理深处的挣扎与冲突,将情感置于理性之上,展现出个体对现实的激烈反应。超现实主义融合了现实与梦境,通过非理性的视觉语言,探索潜意识的奥秘。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仿佛带领着观众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逻辑,揭示了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之下的神秘和荒诞。

现实主义以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和再现为基础,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真实面貌以精确的视觉语言呈现给观者。它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反映,根植于我们所见的世界,并通过技法和细节的刻画,拉近了观众与现实的距离。

抽象主义抛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模仿,转而专注于色彩、线条、形状的内在关系,追求艺术形式的纯粹与自主性。它是对现实的简化与抽离,将视觉符号提升为艺术的核心,超越具象,进入精神与概念的世界。

 文:甬道艺术基金会创始人 王勇力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