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画院美育青创中心第二十八回展:夜游——廖大杰油画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4/12/15 — 2024/12/25164
  • 展览空间:广州画院美育青创中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夜,是经常出现在廖大杰画题中的字眼。我们经常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日益繁忙的现代生活不断对夜晚进行侵夺,使得我们的每时每刻都陷入程序化的“牢笼”。廖大杰笔下的“夜”,则逸出了这种现代化的桎梏。他还将“夜”分为“白夜”和“暗夜”,但都是宁静的夜,并不见繁灯如昼,亦不见漆黑如墨,白和暗皆是通过那微妙的色泽变化来烘托,流溢其中的则是悠远绵长的心绪的涟漪。

廖大杰似乎执着地画着那些带房子的夜景。说是执着,却也看不出任何顽强的执念,就是这么顺理成章地画着。房子的造型大致是一些色彩单纯清透、边线虚虚实实的块面的交叠。树干及电线杆从来都是倾斜的,透着一股怡人的松弛感;至于那树冠则往往被概括成几笔卷曲的绿色。间或有人,颀长细小的身躯,像是沉浸在如诗的梦境当中一般。甚至我们说,他笔下的风景整个就是梦里的景象。虽然那房,那路,那树,那人……再平常不过,但又经过了有如滤镜一般的洗涤,亦真亦幻,像是某种暧昧不清的呓语在呢喃。

除了房子和夜色,山水也是廖大杰频繁涉足的题材。几笔蓝绿颜色形成的团块,澄明如镜,简约到极致,却带给观者久违的静谧。他似乎在极力抹除转瞬即逝的尘世变化,而追寻风、雨、山、水等看似变幻莫测却恒久持续的力量。

关于自己的艺术,廖大杰从来没有说过高深的观念性的道理,罗兰∙巴特的“刺点”可能是暗合他创作心理的一个概念。但他并不展示尖锐的痛感,而是从逼仄的环境中出走,以隐喻的方式表征内心遭遇的震动。在表现手法上,他于传统与当代之间游走,孤寂地寻找着自己的语言,亦即造景的方式。故而,在他清新自然的画面中实际上映射着一个孤行者的影子。进一步说,作为本次展览标题的“夜游”,并不只是指夜间的漫游,它更多的是一种意态,一种力图挣脱程序化的藩篱而获得内心自洽的独白。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