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尽光生”——张凡中国画展
文/张凡
我1989年毕业于江苏省淮安师范美术专业,对淮安有特殊的感情,这里有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同道,有机会到淮安市美术馆举办我的个展,我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里的一切,我似乎都很熟悉,说是办展,其实是汇报!
我淮安师范毕业被分在沭阳县庙头中学做教师,后又继续上学深造,先后到江苏省教育学院美术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范扬老师工作室学习,2007年留在中国国家画院工作,至2010年,因家乡需要,把我作为高级人才引进到宿迁市画院工作并任院长,回到宿迁市画院工作15年,今年10月我第二次在宿迁市博物馆举办了我的个人画展,也算是汇报吧。淮安市是由原来的淮阴市更变而来,那时宿迁市的三县两区都属淮阴,现在我们宿迁很多人到淮安来还不觉自己是外人!应该算是暂时分家的兄弟吧!
我15年前还没有回到宿迁工作的时候,在全国各地举办的个人展览次数颇多,那时精力旺盛,举办个展很起劲,不遗余力。
2001年,我在南京艺术学院的学习即将结束时,便开始整理创作并办展,当年的5月29日,我的个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到今天,我的创作大至是分这样几个阶段:一是“以艺形道,道法自然”,二是“寻师问道、调心修身”,三是“素心归真、腕底清风”、四是“月写梅花、和光同尘”,五是“凡心妙用.尘尽光生”。
“以艺形道,道法自然”阶段,我是以自然山川为师,搜尽奇峰打草稿,于2004年,在南京博物院,举办“以艺行道,道法自然——张凡中国画展”;接下来,我以我心,致知格物,除理障,悟规律,万物在灵府,从心而发,以画修心,于2005年,第二次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我的个人画展;
“寻师问道,调心修身”阶段,我2006年2月23日北上京都,入中国国家画院范扬老师工作室学习,受益良多,于2007年,第三次走进江苏省美术馆,与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梁占严联合举办“引领中国美术——范扬、梁占严、张凡、范治斌中国画展”。
2009年,到安徽九华山问道,跟随印刚大师,通篇完整诵读八十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参与了印刚大师在佛教华严大学旧址九华山翠峰寺举办摄影展的书写部分。
2012年始,进入“素心归真,腕底清风”阶段,我的创作写心画气,追求自我,物象表现,力取从心而发,笔笔写出,以书入画,腕底清风自然而然。“月写梅花,和光同尘”阶段,缘分使然,我与古琴结缘,并迷上佛家哲学经典,读经与听琴中,我体验了“心清闻妙香”之大美,体悟了“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之妙趣,音律妙应“妙香”,至此,我画风为之一变,我写梅花,风摇竹影,月印千江,梅现万象。
2014年,我的大画《江山万里图》完成36张八尺整张竖式横接,以佛道哲学为重点,“和其光,同其尘”,不求光耀,混同尘世,強调书画艺术作品的功用,我认为,中国绘画,不仅仅只是一张好看的画,还是助人伦、成教化的指月之手。
此前,我所创作的作品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山东省的济南、烟台、青岛、潍坊、泰安、莱芜、新疆乌鲁木齐、甘肃省兰州市、庆阳、天水、敦煌、临洮、成县、临夏回族自治县各市、区、县举办“张凡画展”。
2018年11月,“和光同尘.张凡画展”在宿迁市博物馆举办,时任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的高云先生鼓励多多。先生总结高境界的画有“三气”之别,即“仙气、鬼气、人气”,备其一者可成大家,此乃先生鼓励之言。激励我上进之心。
2023年12月,我第一次带着自己50张小尺幅作品在自己家乡沭阳县存真堂美术馆举办“和光同尘.张凡中国画展”。至此,“月写梅花,和光同尘阶”段告一段落。
2024年8月9日,“尘尽光生,张凡中国画展”在我的家乡沭阳县美术馆开幕,首次展出巨制《江山万里图》,中国画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先生观后赞叹为“大、写、意”特质。并鼓励我多多办展,去南京、北京办展,最好走进中国美术馆办展,同年10月28日“尘尽光生——张凡中国画展”在宿迁市博物馆展出,得到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对自己的创作又充满激情!
为续写“大、写、意”之《江山万里图》大画,在沭阳县美术馆开展后我便又进入紧张的创作中,我将《江山万里图》从原先的36张续写到51张八尺整张宣纸,成65米巨制长卷并宿迁市博物馆展出。这次,我将刚续画完成至63张的《江山万里图》全部展出,总长度超83米,以此向淮安市领导、老师、同道、亲朋好友作汇报!
除了《江山万里图》大画外,本次展览还展出我不同时期的作品50幅,其中最早的是1998年入南京艺术学院学习时的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记录着我不同时期对中国画的理解和思考,也是我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在此,请方家们批评指正。
回望来时路,几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展望未来时,万里雄关道,迈步从头越。
不足之处,请您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