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堂日课——黄新淼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4/12/14 — 2024/12/28232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对传统图壁、造像部分我一直抱以兴趣,就方法论而言,它提供了学院之外的另一个视角。作为学习参照,时常摹写,习字读画之暇,心摹手追,已然视此为平常日课。   

作画需平心静气,也需一些激情,画画是个体心性的表达。人言江山如画,“如画”之谓恰恰说明江山尚不如画,因此才需要去表达,借用习得的语汇以及手头之便可以尽情涂写、宣泄,甚至撒野。自留三分地,可以随意折腾,不计优劣得失,日课最能体现此种心境。

照此涂下去,手倒是不疏,画却少了些生机,看久了自然乏味,不够过瘾。摹写仅仅是一种参照,是一个过程,而非目的。为取悦自己,折腾也在所难免,有时带着一些偏激,与自个较劲,乃至一意孤行。宁可过不可不及,似乎非此无以解气,非此无以解忧,假如不痛不痒,何来尽兴?何以解瘾?譬与友对饮,小酌怡情,大饮方痛快,这全当是性格使然,也是内心审美的一种需求或调剂。诗言志,文载道,读图时代,画画依然可以弥补诗文表达的空缺和不尽兴。生活日复一日,有了涂写的瘾头以及解瘾的过程,便不觉乏味。由此涂涂写写、随意折腾也成为了日常。

日课所涂,自娱取悦尚可,卦壁示众,优劣之判难免,看着似乎依然不够解瘾,这倒为表达的不尽兴以及持续折腾找到了一个理由。   

感谢观象为展览提供空间,感谢师友批评指正。   


甲辰冬新淼客武林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