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锦绣潇湘,江山胜揽,于山水漫游,目识心记,世间万象便在四时更迭中演绎成新的姿态,搜尽奇峰打草稿,古往今来,“水墨”便成了记录美好的最好方式。
王摩诘谓:“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即水墨有别于设色,指向绘画媒介,而在当下语境,以自觉意识从“中国画”而回归于“水墨”,经历观念水墨、实验水墨、新水墨的徘徊与探索,在东方文明强大自信的强烈感召下,当代艺术家重新认识水墨的意义,水墨不仅仅是媒介,更是双重语境下的具有文化属性的东方艺术形式。水墨是自然的,会呼吸的,把艺术引向一个活化的生命,重建一个流动的艺术形态,让人与自然得到一个高度的契合,与西方模糊艺术边界的观念不同,“当代水墨”既激活传统,尊重笔墨,又关照当下,有感而发;既重视人与自然对话,也重视个体的个性化表达。
此次“潇湘问道 水墨行旅”展览,以湖湘大地为背景,除省内众多优秀水墨艺术家参展外,还特邀了袁武、林容生、方向、林海钟等著名艺术家参加展览,他们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切入对现实的表达,既有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有艺术家年龄段的差异,藉以呈现出多样鲜活的艺术探索形式,以展览碰撞的形式,共同探索“当代水墨”的价值建构。同时,“当代水墨”也面临诸多的挑战,泛概念化,个体艺术语言重复化,此次展览的初衷也在于此,在“行旅”的过程中稍稍“驻足”,来思考在创作中的思维方式的固化和语言习惯的趋同,以此共同探索艺术创新的未知。
自屈子行吟始,以“香草美人”比兴,于湖湘山川间体察万物,修身自省;而衡阳人王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之姿,平地一声惊雷。湖南美术,以“潇湘大地”为背景,以“湖湘文化”为指引,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此次水墨邀请展在湖南的举办,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使命,艺术不仅仅是艺术,更是对这个时代的关照与呼应,对未来的思考与期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