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文/赵蓓
文/赵蓓
在《聊斋志异》中凡物都可成妖变怪,不但动物、花草树木,图画、油灯、毛笔、水桶等器物妖怪也多得令人炫目。当这些妖怪的故事串联起来,构成一片巨大的想象的丛林,它就是古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可看作传统世俗生活中规训和教化的一种力量。
我们能理解到的这种力量早为世人所神化、拟人化,成为许多神、女神、灵、魔或其他超自然存在,这种力量在人类的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遵守次序,神妖要进入人的场境,必懂此秩序,同时又会游离此次序,旧的力量场被打破,正常认知的边界会被打破。问题的核心是:我们生活的世间对秩序到底有怎样不同的认知,不同的边界观念里,有不同的社会想象,边界的差异构成矛盾。
而每个地方都会存在次序,也存在着超正常次序的非正常次序,从次序到非次序,其实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与我们正常世界相比,妖界是发生特殊转化的所在。不同的有边界的世界之间应该是有管道的,华与夷可能互相转换,人与妖可能互相转换、人与仙可能互相转换、寻常世界与彻悟通达亦可能相互转化。当这种力量被合适的转化之后,凡人看到的同样是正常世界秩序的重要特征:次序的排列结构,规则,功能,节奏性的分布等等,只是显露出的形态质地不同。
如同艺术创作一样,艺术家用艺术的行为调动着各种边界中的力量,将不可见的隐藏在缝隙里的被遗漏的关系转化成一种可被感知的存在,深化人的内在知觉,试图揭示矛盾,展示次序,探索一种内置的真相。
上一篇: 烽火翰墨——抗战大后方石刻拓片展
下一篇: 极地孤行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