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即文心——羽窑·虹画廊开业暨明羽师生画展

  • 展览时间:2024/10/23 — 2024/11/06196
  • 展览空间:羽窑·虹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笔墨即文心

明羽


两年前,我给学生一鸣书法个展起名“文心可人”。书法不是技术和视觉的,文心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是我和一鸣达成的共识。

延续这个观点,此次师生画展的名称,叫“汇入文心”。


“文心”是一个很难描述的名词。它和“文化”一样难以定义。不同民族和国家对文化有着差异的解读,哲学家也做出许多解释,终难下定论。“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周易》里做出的解读。

艺术研究的,是人文领域的事,和科学是另一个线路,这是无疑的。百年前的民国时期,教育总长蔡元培曾提出“美育救国”论,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西方科学救国思想形成互补。

基于那个落后时代的原因,后人在艺术教育上,也全盘否定了传统,采用西方科学的观察和表现方式。最典型的是素描学习成为所有美术院校考学的门槛和教学的核心,中国画教育也未能幸免。尽管有少数的有识之士呼吁、践行,但洪流激荡,一泻千里。传统文人画只能在野地里生存。富有道心者,亦能“如花在野”。虽开得坚韧不拔,烂漫真实,但此道式微,已成定局。



我之所以总谈文心,谈风骨,总之是要拾起一些传统中珍贵的东西,不至于断绝。虽不见得能建立什么明确的体系(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模糊反精到,许多深刻的东西不可确切分明)。但你只需沿着那条先人探索过的路走走,能悟到些什么,便可明了。比如,中国文人画讲求书法,认为书高于画;再比如,诗书画印综合修养必须都要有,但排序,诗在最前面。这个诗在最前面,大抵就有点体现“文心”的重要性。而中国书画,又以人品论最为突出。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中国书画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旨,是条自我修行的路。技艺的获得、美感的表达,都以下笔是否合于“道德”为标准。

此“道”确乎不可教,但可以影响。我能践行一二,或影响门下学生些许,则此生无憾。


2024年10月11日

写于不二堂灯下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