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琥珀:敦煌藏经洞再想象 谢晓泽个展

  • 展览时间:2024/10/26 — 2024/10/26348
  • 展览空间:坪山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闻名遐迩的藏经洞位于敦煌莫高窟南区,是附于巨大的16窟门道上的一个小小密室。九世纪的敦煌佛教领袖洪辩——他是16窟的窟主——可能在此参禅。他去世后人们在这里立像储其舍利,此室遂化为洪辩的影堂灵境。过了二百来年不知何人将像移出, 为几万件经卷、文书、绢画、刺绣腾出空间,随即封门并覆以壁画,以致近千年间无人知晓此室存在。直至1900年,敦煌道士王圆箓清理积沙时无意发现此处,英、法、俄、美等国“探险家”闻讯而至,洞中的珍贵文献和艺术品也随之散布到世界各地。建国后敦煌石窟得到妥善保护,洪辩塑像被发现并重归此室,这个洞窟也回复到10世纪的样子。


藏经洞的曲折历史和象征含义深深地吸引了艺术家谢晓泽——如此斗室,却成了中国历史和学术史中纪念碑般的存在。他把藏经洞看成是保存中国文化基因的“历史琥珀”,犹如“时间胶囊”般聚涵了层层历史记忆。他反复访问敦煌,在莫高窟原址感受古与今的交汇。他也阅读了大量历史和宗教文献,发掘藏经洞可能具有的观念维度——从三界九地、曼荼罗到星云图像,这个窟室在他脑中逐渐具有了宇宙模型的意义。


本次展览既是这些调研和思考的成果,也可说是一个长远探索的开始。它的实验性显示为对“百科全书式”体验在两个层面上的追求,一是艺术创作与历史研究、哲学思辨的相互启发,一是艺术媒材和视觉形式的扩展和互动。展览中的绘画、雕塑、录像和数字化作品,以其不同的语汇和视觉效果构成多元的感知维度,引导观众体味人类历史和宇宙运动的交汇。


巫鸿,策展人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