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吾城吾乡“摄影年展

  • 展览时间:2024/10/10 — 2024/11/03201
  • 展览空间: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3楼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这次我们选取了九位摄影人,九组作品。与以往任何一届一样,参展作品呈现出当下纪实摄影的多样性、丰富性,展示了每个摄影人各自的兴趣、个性和对摄影不同的理解与把握,让我们看到在纪实摄影这个大范畴下缤纷多彩、各有所趋的摄影实践。其中,秦臻的《直播网红》、毕凯菱的《平山村》,关注社会现实、时代现象,属于社会性纪实作品;罗康林的《友联船厂》、刘粤生的《候鸟,从深圳飞过》,属于专题报道摄影;谢宝鸿的《拼贴城市》、杨竹青的《城市律动》,可以看作新纪实摄影;李兵的《市景》、冯斌的《深圳古村》、杨家蕴的《摩幻》,大概可以称为当代个人化新纪实摄影。

把纪实摄影作为一个大范畴看,自产生以来,社会性纪实摄影因其主张关注社会现实、社会问题和当下人类生存状况,倡导观察、记录、见证,担当社会道义,以摄影手段帮助推动社会变革与人类生活进步,因此长期居于纪实摄影主流地位。新纪实摄影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随着阿勃斯、弗莱德兰德、维诺格兰德等新一代摄影家的出现,方才发轫。新纪实与社会性纪实倾向于宏大叙事不同,它注重摄影家个人的观看和感受,强调个人化的认知表达。阿勃斯说过:“任何事物从来就不是一般人所熟悉的那样。我要表现的是熟悉的事物不可思议的一面,以及不可思议之物熟悉的一面,我认可的是那些我从未见过的。”她的这段话提出了纪实摄影一个新的理念、新的向度,新纪实从此揭竿而起,成为纪实摄影的一股新生力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摄影术因数字技术无限普及,摄影观念进一步更新,新纪实摄影日趋壮大,声势逐渐压过社会性纪实摄影,成为主流。如今,个人化的新纪实又迈向深度个人化,毫无疑问,纪实摄影正在完成一场自身革命。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