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3年8月14日,黄锐、马德升、王克平在北京自新路小学举办的三人联展。8月19日,展览被封。星星美展办了两届之后出现了很多分歧和议论,在大庭广众之下继续高调地举办第三届星星美展已经不可能了,黄锐和马德升、王克平三人联展被封,也意味着星星美展群体的解散。随后,星星美展成员相继出国。
关于“星星”的涵义,星星成员在早期已经阐释得很丰富:以前只有一个“太阳”,不能有星星,太阳落了,星星才能被看到;星星是独立的发光体,不需要反射太阳的光;作品的表现形式很多,都处在摸索时期,不用保持一致,就像星星一样保持距离。2019年,黄锐在“星星1979”展览现场也表示:“‘星星’在今天,每个人就是每个个人,如果有一种‘星星’精神的话,那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是独立的,保持自己的独立位置,保持距离。”
“星星美展”或许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第一个有社会影响力并“存留”下来的艺术事件。在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不仅仅是经济从集体走向了个体,“星星美展”的出现可能也是中国艺术从集体走向个体的一段进程,艺术不再仅仅局限于为政治服务,也为每个个体发声。虽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只办了两届就被取消的“星星美展”却在点燃之后被迫熄灭了。尽管没有足够持续的影响力,作品现在看来也或许不够当代,但它是一个火种,是燎原之势的第一把火。
上一篇: 袁运生个展《回路》
下一篇: 京城京韵·张春明老北京人眼里的北京(第二季)油画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