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晋国宗祠,以祭祀西周初年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得名,曾名唐叔虞祠、晋王祠。这里际山枕水,古木参天,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掩映在树影婆娑、泉流映带之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著称于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晋祠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于晋川中最为胜处。”稍晚的北齐魏收《魏书·地形志》也说:“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入汾,有晋王祠。”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距今至少已有1500余年。千百年来,随着晋祠不断的扩建、修缮,馆区内的碑刻也成为记录晋祠历史沿革的重要实物资料。目前,晋祠保存有历代碑碣450多通。这些碑碣自北齐而下累代相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纪录了社会的发展变革,传承了书法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上一篇: “南中绘事”系列艺术家绘画展:廖伟夫书法小品展
下一篇: 「时代的回响」非遗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