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联合设计工作营试图将日常性与循环建造理念相结合, 探索一种在地的可持续建筑设计手段。在为期四周的工作营中,来自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的12名学生将以南京响堂为场地,进行空间装置的设计与建造,旨在发掘日常的诗意、探索适应性结构、促进材料和信息循环,进一步激活场地的潜力;同时以切身经验反思这些概念的既有框架。
工作营分为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构造研究和设计建造四个阶段,意图将空间、结构、材料和营造紧密结合,为响堂设计一个新的空间据点,成为连接居民与游客,历史与当下,村庄与外部世界的媒介。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2024年南大建筑其他以竹材、竹构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课程设计、工作坊和工作营成果。
上一篇: 仰之弥高——西泠印社社藏菁华展
下一篇: 「光影璀燦,築夢濠江——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攝影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