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间GAP将于2024年10月4日下午16:00展出杨凡的个人作品展《當一個人開始意識到另一個人》。
前言:
另一页,同一页
“在这里,在我们书写和阅读的这一页上。无论我们愿不愿意,身体都会在这一页上相互触碰,或者说,这一页本身也在被触碰(我书写的手,和你拿书的手)。”
—— Jean-Luc Nancy, Corpus, Paris: Éditions Métailié, 2000, p.47.
杨凡六年来的拼贴创作发生在许多地方。彼时,在异国的疏离感促使她放下画笔,从一份撕碎的报纸,开始了她的书写。对他者的探寻和对自我的回望,始终交织在她碎片式的话语之中,涓滴而出,从佛罗伦萨淌向重庆,流经清迈又涌向双林。
书写总是发生在表皮之上。墙壁、地板、纸张、皮肤……本质上,书写就是对身体的触碰。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书写揭示自我与他者的界限,却并不止于界限。对自身的书写就是将自身向外延展,以一种敞开的姿态迎接向着自身到来的意义。杨凡书写的方式是拼贴,断裂的符号漂浮着,缠绕着,折叠又打开,不断生成着。于是书写不再是某种物质性或抽象化的表征,而是一种在场的事件,尝试打开某种流动的意义空间。
阅读作为另一种切身的感性体验,与书写呈现反向同构的关系,一样触及事物之间的界限并向外延展自身。虽然阅读与书写永远处于间隔与错位之中,但二者的发生机制都指向自身之外,都是关于一种未完成之意义的生成活动。对于杨凡来说,书写是阅读,阅读亦是书写,因此,她所坚持的参与式艺术并非是强介入式的。在她的作品里,物质性让位于生成性,私人话语和公共叙事之间盘互交错。于她而言,人不仅是媒介更是目的,在对个体性的探索背后隐在的,是对一种差异性的共同体的期冀。
所以,杨凡将自己的书写看作是一次“灵感收集计划”,只不过她所收集的灵感并非来自神灵的凭附,也无关潜意识的本能冲动,而是发生在当一个人开始意识到另一个人的时刻。人作为意义的起点,阅读他者的同时亦是在书写自身,书写自身的同时又一次阅读了他者。我们正是通过这样的行动去触碰彼此,以书写的姿态,向着来临中的意义敞开,在此时此刻,也在时时刻刻。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