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时间里的光—马国彬&朱永培双个展

  • 展览时间:2024/09/28 — 2024/11/12381
  • 展览空间:三宝蓬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垃圾时间”,这一表述常指向那些看似空洞、无所作为的时段,如漫长的等待或单调的工作瞬间。然而,在东方哲学的视角下,时间并非静止或终结,而是循环不息、充满变数的生命之流。与西方线性的、不可逆的时间观念相异,东方哲学视时间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旅程,其中潜藏着蜕变与重生的种子。
日转星移,新世界已然落于我们眼前,秩序撕裂又重组。陶瓷艺术发展流传千古至今,似乎经历了空白而漫长的等待阶段。景德镇的陶瓷艺术表达等待着一个爆破点迎接这种现代性,甚至可以说到了必须推进新的循环的时间节点。我们仍然不动声色地保留了完整的传统手工制瓷工艺,但那并不是囿于“匠气”的误区。而是前人万载的沉淀和准备迎接现当代艺术的光芒折射和冲击带来新变化的奠基。
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人的本质是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来塑造的。在荒诞而无必然性的世界里,艺术家如何赋予时间独特意义,选择何种媒介表达内心世界,似乎成为了艺术家当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和使命。
马国彬与朱永培,便是两位回答了未来向我们抛出的疑问,在景德镇以陶瓷为媒介,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创作中所追寻的焦点已从艺术固有的规律和深层本质偏移,转而聚焦于对生命奥秘、自然之美、世界万象,以及在浩瀚时间流转中所展现出的无尽变迁的深刻反思与反叛精神。
马国彬当过美院的老师,他的作品是具有文学性的。从传统秩序中提炼精髓,使古老的“线”与“皴”技法摆脱了古代特定意象的桎梏,获得更为自由、独立且富有现代意义的新生命。他的作品中,釉面的斑驳与无序,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于崩塌之上表达出了他对于人性和宇宙的深入理解,及当下时代内和特定区域里的本我对于社会的价值取向关怀的冲突。
而朱永培自幼嗜画,擅长将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传统笔墨相融合,09年来到景德镇。景德镇之于他就好比法国南部小镇瓦洛里斯之于毕加索。毕加索同样制陶,也大大的影响了朱永培的观念。在朱永培所构建的图形语言中,我们不仅能够捕捉到毕加索自由奔放的意趣的传承,还可以感受到其釉画在在经历了火的锻造后的奇诡拙涩,这是饱含了“东方性”的意趣。自由、随意却又不失韵律感。同样这也是西方抽象艺术于东方之骨融合至纯境界的范本。
他们的作品的共性在于:从来不止于关注对于材料的利用,而是更多的将陶瓷艺术作为一个通往现代性的媒介,跳脱出于景和人的实际描摹转而表达更为宏大的精神世界。在自然的轮回中,泥土亦在经历其“垃圾时间”,等待着艺术家的点化,通过火的洗礼,重生成为陶瓷,进而成为现代艺术的语言。这熊熊烈火映照出的,正是我们时代与文明在“垃圾时间”中孕育出的璀璨光芒。


——景德镇三宝蓬美术馆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