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字造纸
金耕
我和曾老先生的交往一直淡淡如水,却心有灵犀,寥寥几句就能心领神会。一段时间不见,我会登门拜访看看他,他也会专程到画廊看看我,关心问:最近在忙什么? 发生的有趣的事我就会同他讲述,比如上半年我去京都寻纸的事。
我突然对和纸产生了兴趣,说走就走,飞去京都寻找手工纸。
造纸术经历了1500年的流传,时至今日制作工艺也是炉火纯青,手工制则更显返璞归真的精致。我在京都的两家和纸老字号——鸠居堂和楽纸馆与真正的和纸惊喜相遇。那里有着上千种手工自制纸,纸像布匹丝帛一样陈列着,我简直停不下来。这些和纸均是手工制作,原料的摄取独特又贴近生活,有洋葱、树皮、藏红花、菜叶、尘土等等。東山和纸,茶粕经过特殊处理压制在纸张中,增添了别样的感觉。琉球纸,也称为芭蕉纸,产于冲绳,含有一些芭蕉和布料的纤维成分。薄美浓纸,这种纸张非常薄,适用于抄写经文,有着悠久的制作传统,产于岐阜県。
金耕在日本京都寻到的手工和纸
这些特别的纸就像脑洞里重新发现的一个新奇迹。而那标明用尘土做的纸让我想到六祖慧能的一句佛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尖埃”。那些纸也让我想到曾老先生,有一种通感被勾起,一种信手拈来点化而成,一种天人的境界和恬淡,一种拙朴中的空灵回味。
优雅的手感和纤细的质感,让日本和纸不仅在日本,在世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手做和纸的主要原料是粕,雁皮,风干植物,以及麻。日本手工和纸讲究的就是上乘的质量和将传统制作工艺传承下去的一种匠人精神。我们说绘画创作忌讳匠气,但艺术家对于自己和作品的打磨却可贵于一种匠人精神。岁月流转,曾先生对于创作的打磨,沉浸,享受,到近年喜好写书法更求潇洒释放,极简质朴,书和画已然浑然一体。
回来后,给曾先生送去一些和纸,他见了说:有意思。
过了些时日,邀我上门。
曾先生在这些和纸上写书法,浓浓淡淡,晕染开阖,好像他们之间相见恨晚,沟通无碍。手工纸的纤维本身就不规则,加上特别纤维原始的加入变得更有变化,在上面写字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曾先生在上面写人生四十二赏心乐事,其中写到几个字在纸上自然晕染开来,如花如雾,莫辨无常。他保留了这样的书写痕迹,因为纸而自然“造”的字。文字和纸,都为了记录历史而生,在时间中保存重要的瞬间,而在自然的纤维中模糊也是一种记录。那种消融的过程,留下更可回味的空间。自然而然,不雕饰,造只是途径,意境才是意境。
金耕于杭州钱江南岸
2015.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