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前言
在這個被稱為"人類世"(Anthropocene)的時代,人類活動已成為影響地球系統的主導力量。科技日新月異,然而我們卻常常忽視了藝術、科學與公眾之間那微妙而重要的連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與科學的交匯為我們開啟了理解世界的新視窗,也為應對人類世的挑戰提供了創新的思路。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美術學碩士實驗藝術專題科目的"微生萬物"實 驗藝術展,正是萌發於這一视角,致力揭示藝術在科學傳播中的所起到的橋樑作 用。本實驗藝術科目展探索如何通過藝術這種創新媒介,重新解釋科學下的定義,使 公眾更深入地了解、關心並參與到諸如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關乎人類未來的 重要議題中。 在人類世(Anthropocene),藝術作為表達情感與思想的重要媒介,擁有獨特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當它與科學相遇,會迸發出怎樣的IDEA?參與科目的同學們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從傳統繪畫到新媒體藝術,從裝置藝術到互動體驗—— 將複雜的人類世科學概念轉化為直觀、生動的視覺語言。通過藝術的透視,那些往往晦澀難懂的人類世或科學的理論和數據,搖身一變成為觸動人心的故事和體驗。展覽中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同學們的創意,更重要的是,它們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來理解和參與創作者所關注的科學、生態及人類議題。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跨界的嘗試,旨在打破藝術,科學和公眾之間的界限,同學們企圖在創造出既富有美學價值又同時能傳遞科學、生態、社會等人類世知識的獨特體驗。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美術學碩士實驗藝術專題科目的目標是驗證藝術在科學傳播中的有效性,特別是在提高公眾認知和影響公共參與方面的潛力。專題科目希望搭建一個平台,讓藝術家(創造者)、科學家和公眾能夠就人類世(生態環境等) 的議題進行深入對話與反思。只有當這些知識真正走入公眾的日常生活,成為他們思考和決策的一部分,我們才能夠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譬如生物多样性、海洋酸化、全球氣候變化等重大生態與生存的挑戰。 "微生萬物"不僅是藝術展,更是一次跨界實驗,實驗藝術專題科目展希望每一位關心地球未來的同學,藝術家,科學家或者是大眾,都能透過各自的視角, 透過藝術與科學的力量,重新檢視人與自然,人與科學的關係。在道家哲學"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啟發下,讓我們從最微小的生命開始,重新認識這個浩瀚的宇宙---"微生萬物"。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在這個被稱為"人類世"(Anthropocene)的時代,人類活動已成為影響地球系統的主導力量。科技日新月異,然而我們卻常常忽視了藝術、科學與公眾之間那微妙而重要的連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與科學的交匯為我們開啟了理解世界的新視窗,也為應對人類世的挑戰提供了創新的思路。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美術學碩士實驗藝術專題科目的"微生萬物"實 驗藝術展,正是萌發於這一视角,致力揭示藝術在科學傳播中的所起到的橋樑作 用。本實驗藝術科目展探索如何通過藝術這種創新媒介,重新解釋科學下的定義,使 公眾更深入地了解、關心並參與到諸如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關乎人類未來的 重要議題中。 在人類世(Anthropocene),藝術作為表達情感與思想的重要媒介,擁有獨特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當它與科學相遇,會迸發出怎樣的IDEA?參與科目的同學們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從傳統繪畫到新媒體藝術,從裝置藝術到互動體驗—— 將複雜的人類世科學概念轉化為直觀、生動的視覺語言。通過藝術的透視,那些往往晦澀難懂的人類世或科學的理論和數據,搖身一變成為觸動人心的故事和體驗。展覽中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同學們的創意,更重要的是,它們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來理解和參與創作者所關注的科學、生態及人類議題。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跨界的嘗試,旨在打破藝術,科學和公眾之間的界限,同學們企圖在創造出既富有美學價值又同時能傳遞科學、生態、社會等人類世知識的獨特體驗。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美術學碩士實驗藝術專題科目的目標是驗證藝術在科學傳播中的有效性,特別是在提高公眾認知和影響公共參與方面的潛力。專題科目希望搭建一個平台,讓藝術家(創造者)、科學家和公眾能夠就人類世(生態環境等) 的議題進行深入對話與反思。只有當這些知識真正走入公眾的日常生活,成為他們思考和決策的一部分,我們才能夠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譬如生物多样性、海洋酸化、全球氣候變化等重大生態與生存的挑戰。 "微生萬物"不僅是藝術展,更是一次跨界實驗,實驗藝術專題科目展希望每一位關心地球未來的同學,藝術家,科學家或者是大眾,都能透過各自的視角, 透過藝術與科學的力量,重新檢視人與自然,人與科學的關係。在道家哲學"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啟發下,讓我們從最微小的生命開始,重新認識這個浩瀚的宇宙---"微生萬物"。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上一篇: 源深流长——桂林画院精品暨院藏陈列展
下一篇: 美之共鸣——大放异彩的广珐琅

最新展讯